{{ (language == 'en' ? '當社會創新成為企業實踐ESG的良方' : '當社會創新成為企業實踐ESG的良方')}}

2022-11-28
{{ (language == 'en' ? 'Social Innovation Organization' : '社會創新組織')}}
{{ (language == 'en' ?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x20個關注ESG永續議題之產業先進/單位' :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x20個關注ESG永續議題之產業先進/單位')}}
1715
{{ (language == 'en' ? 'Quality Education' : '優質教育')}} {{ (language == 'en' ? 'Partnerships to achieve the Goal' : '夥伴關係')}}
當社會創新成為企業實踐ESG的良方

圖1. 「當社會創新相『育』ESG創新」社創搭橋活動之與會貴賓合影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為呼應國際淨零排放(Net Zero)目標,並加速驅動我國社會創新能量,於本(111)年規劃「2022 社會創新Better 2 Gether」社創搭橋媒合會系列活動,以1+1>2「一起,更好」的行動策略,促進社創組織的創新解方加乘產業夥伴資源力量。因應淨零碳排趨勢,各大企業紛紛加速推動永續行動,而永續是不分產業、不論規模的組織都需正視的議題,是以,中小企業處於10月29日以「當社會創新相『育』ESG創新」主題,邀集國內關注ESG永續議題之產業先進、單位與提供ESG創新教育服務之5家社會創新組織,交流不同類型的社會創新服務如何加速公司內部永續文化形塑,協助企業產出ESG行動,促進企業推動永續治理的創新可能。

以社會創新開啟企業ESG的對話空間
  中小企業處雷世謙組長表示,「社會創新」是藉由科技或商業模式的創新應用,解決社會或環境問題;ESG(Environmental, Social, Governance,環境、社會、治理)則作為檢視一家企業是否落實永續理念的評量標準。換言之,社會創新可作為企業實踐ESG的重要策略,並強化企業的永續核心價值,進而產生社會創新+ESG=Better 2 gether「一起,更好」的效益。
  本次活動邀請5家致力於永續議題創新教育服務的社會創新業者分享,其如何協助企業形塑永續DNA,及產出ESG創新行動,包含:

  • 好氏社會企業有限公司:推出臺灣第一款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為主軸的遊戲課程,透過SDGs共通語言找出企業參與永續行動的切入點,並於過程中設計資源分配、團隊談判與謀求共好決策等環節,以凝聚企業內部動力,一起往SDG X ESG的層面前進。
  • 彤鳥社會企業有限公司:借重身心受限講師與眾不同的感官經驗所設計的多元體驗方案,協助跨部門、跨組織突破慣有的思考方式,並因「同理」而創造出彼此良善的溝通模式。另可結合企業自身優勢,與培育講師共同擘劃創新公益的行動專案。
  • 沃畝()公司:以循環經濟服務與科技技術應用專業,協助企業整合都市資源與鄉村資源、帶動城鄉共好。如透過AIOT技術協助養豬廢水轉為光合菌養液,不僅能用於地瓜栽培,也降低人員管理負擔,朝向智慧化畜牧場發展;亦協助企業內部之科技素養人才培育。
  • 芒果遊戲()公司:從文化、歷史、甚至各種社會議題的角度去剖析在地資源,轉換成一個類似戶外密室逃脫的沈浸式旅遊體驗,帶領參與者重新認識地區風貌、挖掘產業特色,產生對地方與自身企業的文化認同,並在多元層面的看見、對話模式中,開創地方產業的商機。
  • 黑暗對話社會企業()公司:提供體驗式學習模式,讓健視者與視障者在全黑的環境中互動,翻轉習慣性的框架,並透過光房進行分享、回饋以及行動方案擬定,思考過去在職場中與團隊夥伴的互動模式,發掘問題、面對自我,並將這寶貴的心得經驗帶回日常的工作組織中。

投入ESG不再是企業負擔而是正面效益
  本次活動的與會單位包含公司策略/研發/設計CSR/人資部門、研究/教育機構、非營利組織等,多能認同永續發展之重要性,也有提出落實永續的資源與經驗有限,與如何以ESG策略提升公司獲利。因此如何有效投入資源、看見投入ESG為企業帶來的正向效益,是每個單位期待與需求的。
  中小企業處雷世謙組長表示,社會創新平台成立「產業夥伴組」,邀集認同社會創新、永續議題的企業與產業公協會加入,並促進其與社創組織合作,如「Buying Power 社會創新產品及服務採購獎勵機制」。不僅可透過供應鏈採購社創組織產品/服務方式,響應「責任消費」;亦可透過與專案合作或商品服務創新方案(如綠色製造、責任供應鏈、多元包容職場、人才培育、公益方案),滿足品牌客戶或終端消費者對永續的期待,也讓實踐ESG更有方向;與會的財團法人臺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申永順秘書長也提到,過去輔導大企業推動ESG,面對不得不重視的政策規範和國際買主壓力,不乏資源去找出與ESG有關的成績,對於投入社會、環境面的行動可與在地關懷為導向的社創組織或中小企業合作,將賦予執行ESG更不一樣的意義跟層次;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陳盈州企業社會責任負責人也認為,ESG只是透過更有系統的方式彙整人類一直以來都在面對的問題,而企業內部可透過溝通企業目標與ESG之關聯,共識短/中/長期的執行目標,並確定達成目標的資源與方法,以逐步落實永續經營的行動。
  5家社會創新業者也透過服務經驗,回應企業參與ESG的想法,包含:

  • 好氏社會企業有限公司邱鈞評共同創辦人表示,社創組織協助企業發展ESG的服務,相較一般管顧公司更能聚焦企業對於永續議題的需求。
  • 彤鳥社會企業有限公司邱雅雲創辦人提到,產品服務設計有同理心才會找到使用者痛點,達成問題解決的永續解方。
  • 沃畝(股)公司許又仁創辦人認為,協助員工具備科技素養,建立數位管理營運,減緩資源耗費、加速落實企業永續發展。
  • 芒果遊戲(股)公司張麒威共同創辦人認為,以趣味的方式闡述硬性的ESG價值,可提高員工參與的意願,淺移默化地影響員工了解公司想要傳達的企業文化。
  • 黑暗對話社會企業(股)公司扈文傑總經理表示,以人為本是永續發展的核心,企業之人才管理策略將大幅影響組織實踐ESG的程度。


圖2.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雷世謙組長(上圖左1)與5家社創組織代表、2家產業先進代表分享議題觀點

 

  本次活動於交流論壇後,也設計2場次社會創新永續教育服務體驗內容,期使與會者在認識社會創新業者服務內容後,透過親身體驗加深共感與永續意識,並產出結論,轉化為企業內部行動!

圖3. ESG 桌遊體驗會▸把永續變成好玩的事體驗活動-與會者合影

 

圖4. 以感官體驗練習換位思考與有效溝通體驗活動-與會者合影


◆本活動社創組織分享影片請點此

{{ language == 'en' ? 'more cases' : '你可能會感興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