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強國!世界各國如何為國民準備21世紀的教育?(上)

2019-11-04
{{ (language == 'en' ? 'Social Impact Platform' : '社會創新平台')}}
社會創新平台
3261
{{ (language == 'en' ? 'Quality Education' : '優質教育')}} {{ (language == 'en' ? 'Peace and Justice Strong Institutions' : '和平正義')}}
教育強國!世界各國如何為國民準備21世紀的教育?(上)

教育強國!世界各國如何為國民準備21世紀的教育?

教育的成功與否,影響著一國的社會文化與人力品質,同時也被視為觀察、衡量一國國力的重要面向。因此,不只是先進各國致力於改進其國民及高等教育。聯合國也將「優質教育」列為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之一,視提昇世界整體的教育普及率與水準視為重要的工作目標。

聯合國認為,獲得高品質的教育是改善人民生活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除了提高生活品質之外,全方位的教育更有助於掌握發展所需的工具,進而得以為棘手的問題打造創新的解決方案。

目前,國際間已發展出不少的評比方式來分析各國的教育成效。其中每三年舉辦一次,由OECD主導的PISA則是目前全球影響力最大、最多中學生參與的教育評比之一,在PISA評比中名列前茅的國家,往往成為影響各國教育方針的重要參考指標,以下分別就國際矚目的國家進行介紹。

 

芬蘭:不放棄孩子的社會,以教育專業與社福體系支持孩子適時成長

位處北歐的芬蘭,規模中等,天然資源也不多,不是傳統認知中的大國。卻在這幾年的PISA評比脫穎而出,被世界各國的教育人士與媒體關注,稱之為教育強國。到底芬蘭的孩子們是怎麼樣學習的呢?

芬蘭的孩子們直到7歲才入學。學齡前的孩子多半接受幼兒園等學前教育,在這個階段,他們是以遊戲為主,協助孩子們發展就學、識字所必須的認知與社交能力。7歲入學後,教師們會追蹤學生的學習狀況,並給予發展較緩慢的學生協助。當教師的協助無法改善時,教師們才能請求特殊支援介入。如果最終仍認為有需要接受特殊教育,才會分入特教小組。

芬蘭的孩子們直到7歲才入學

而自1960年開始的教育改革,逐步將原本「10歲學、職分流」的雙軌制體系轉換為沒有學科、能力分班,甚至沒有資優班的全面教育。他們將資源放在那些發展較為遲緩的孩子身上,在芬蘭,每個學校都設有多學科專家組成的「兒童福祉小組」。這個小組定期開會,逐一檢視全校學生的學習狀況,著重在表現落後的學生。此外,荷蘭的教育系統亦以人本的角度,思考學生所需要的協助。透過這兩種成長教育支援制度,使芬蘭的學生能夠盡早掌握必要的社會生活能力,避免因學習、成長問題所帶來的社會排擠與社會問題。

芬蘭教師是高度專業化且受到尊敬的職業,政府也給予相當大的自主權,鮮少進行監察或規範。在芬蘭,想要擔任小學教師的人,必須經過五年的教育碩士課程訓練。儘管政府只在少數的大學開設師培課程,但仍有大量的學生報考,這使得師培課程得以挑選申請者,而教師在任職後每年仍必須持續進修。可以說芬蘭優質的師資訓練,是維持了授課品質的重要關鍵。

僅管近年隨著在PISA的亮麗成績,使芬蘭的教育受到各國的肯定與關注。但芬蘭教育當局並未因此自滿,持續10年一次修訂國家課程規劃。在最新的課程規劃中,芬蘭決定改變過往分科教學的傳統,朝跨科整合的主題式課程轉變,芬蘭的課綱規劃者期盼新的課程與教學策略,能令下一代在瞬息萬變的21世紀保有應變、成長的能力,以下是針對學生培養跨域能力的重點項目:

  1. 思考與學習的能力
  2. 文化識讀、互動與表述能力
  3. 自我照顧、日常生活技能與保護自身安全的能力
  4. 多元識讀(multi-literacy)
  5. 數位能力
  6. 工作生活能力與創業精神
  7. 參與、影響,並為可持續的未來負責

在荷蘭創新教育中提到的跨域能力概念,與我國108課綱所強調的核心能力相近,台灣目前已有許多學校開始發展主題式課程,如台北市和平實驗小學等。除了政策面的投入,芬蘭教育專家 Pasi Sahlberg 亦提到,學校僅是芬蘭教育成功的一半因素,另外一半來自於芬蘭家庭和衛福系統對幼童的完善照顧。在追求芬蘭式教育的同時,更需要建立起完善的社福體系,才能不讓任何一個孩子被遺落。

 

日本:規律而深入的教學,強調群體關係,使孩子成為社會的一員

日本與臺灣比鄰,因人文歷史因素,在教育方式與臺灣有許多相似之處。日本教育以培養能融入社會,具有良好品德的公民為目的。為此,從小學開始就以分組活動的方式來培養「群體責任」:透過強調小組、班級的整體榮辱,利用同儕壓力來令學生學習在群體中自律。同時,學校也仰賴家長扮演好「教育媽媽」的角色,與學校共同督促學生學習。

日本教育以培養能融入社會,具有良好品德的公民為目的。

日本的教師們藉由「授業研究」來觀摩、討論彼此的教學方法。同時,由於班級較大,他們也擁有較少的授課時數,能夠制定詳細的教學計畫。在教學法上,日本偏重由教師從相關背景知識的說明開始講授,逐步引導學生掌握特定知識或概念,同時強調記憶的重要性。相較於西方國家的教材包羅萬象,日本的課程主題較少,但更加深入。

與臺灣相似,日本在升學壓力下有著鼎盛的補習班文化與產業。補習班林立、課業壓力過重的狀況促使日本政府在1990年代推動「寬鬆教育」,推出了「綜合學習」的自主探索課程,此舉歷經許多爭議,導致日本政府在2011年以學力下降為由取消了許多「寬鬆教育」改革的內容,造成學生的學科學習時間又再次增加。

學業壓力使逃學成為日本教育的一大問題,對此,許多日本的專家學者紛紛研擬思考了諸多對策其中東京大學教授佐藤學提倡的「學習共同體」概念,最受國內外教育界關注。強調協同學習的理念為核心透過小組學習、教師引導的方式,鼓勵學生自主思考、表達,產生學習動力,並進一步連結家長參與成功讓活化教育現場,找回逃學學生,被視為日本教育改革的典範。

 

文章來源:社會創新平台

{{ language == 'en' ? 'more cases' : '你可能會感興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