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為何要融入社會

2020-03-24
{{ (language == 'en' ? 'Social Innovation Organization' : '社會創新組織')}}
Taiwan Social Enterpris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Society
社團法人台灣社會企業創新創業學會
1978
{{ (language == 'en' ? 'Good Health and Well-being' : '健全生活')}} {{ (language == 'en' ? 'Quality Education' : '優質教育')}} {{ (language == 'en' ? 'Industry, Innovation and Infrastructure' : '工業創新')}}
經濟為何要融入社會

社會的形成,主要是因為個人(家庭)基於生存需要,讓自己生產物品,可以與其他家庭交換欠缺的物品,再逐步擴大到交換服務、技藝、知識、組織管理等高階需求,當然,這種交易行為發生,前提是賣方願賣(可以換回比生產投入更多或更有價值的財貨),與買方願買(有能力購買與是自己所需)。

西方社會應用Adam Smith國富論的觀念體系,建立了現今資本主義與市場經濟體制。發展出累計社會中生產與交易的產值,如GNP/GDP、NI、生產力等指標,該值愈高代表社會的生產力愈高,人民可享用財物愈多,國力愈強大。

反之,當社會成員無財力購買(如低薪或失業家庭),或市場上沒有適合自己的產品時(沒有願意從事獨居老人生活照護的產品服務),他們就不隸屬市場的消費方或沒有供給方,也就是「非市場需求」,無服務的社會需求。此時,任何會服務他們的機構或個人,應該是秉持著"社會關懷"、"慈善" 、"不求財物回報" 的社會服務。也就是Adam在"道德情操論"中所說的,推動社會進步的另一隻手。

可惜的是,在市場之外的非市場裡,服務行為再如何感人、艱辛、維護人性正義,甚至保育環境文化,高度有價值有生產力,卻不被記入國家生產活動中?! 所以,現今的經濟制度,創造出有財富,卻未必有幸福感的社會,也就很合理了。

但是,社會的本意既是人群聚合以便於生產互助,為何又將社會分成兩個系統:市場經濟系統與社會服務系統?似乎強烈暗示著社會人士,在經濟系統工作可以獲取財富,反之,在社會系統辛苦服務一生,則只能獲取善名卻必須時時向他人募錢?

而且做社會服務愈多,代表社會生產力愈低,甚至被批評鼓勵弱勢倚賴社會資源或政府救濟?總之,社會也許稱讚服務者,卻暗示被服務者不可取?
我們相信人類的智慧是無限的,如果社會的第二隻手(體念、愛心、慈悲)可以解決他人問題,為社會提供正向改變,他們的服務就應該是生產力,就應該被記入社會價值。這種關念在歐洲部份國家(尤其萊茵河畔國家)將其稱為"社會經濟"(social economy)。

偏斜於資本經濟的體制是人所設計出來的, 我們就應該有智慧設計能夠更園融含擴, 所有有價值之社會活動的系統。

我們當然期待,社會觀點下的生產與服務應該被記入社會產值。

促成社會的經濟化(social economics) ,可以採取三條路徑,一是透政府政策,將非市場社會(以後就稱第二市場)需求發包專業服務機構,經由他們雇用失業人口及專業技術人員,提供或販售社會服務,逐步將其產值化,將社會性生產活動融入現有經濟系統內,借用德法用詞,稱為「社會經濟」(social economy)方式。
第二種路徑,則是將社會服務另外設立如同幸福指標的系統,結合既有經濟指標,分別衡量國家的"財富"(財物)與"幸福"(情感),我將其稱為「社會價值系統」(social value system)。

第三條路徑就是推動社會創業,鼓勵不論何種背景的組織,將自己所認同的社會問題,採用企業策略與經營技術,變成解決問題與企業產值同時並存,自然而然地將第二市場變成第一市場。

社會企業原來已經是社會經濟的貢獻者,是擴大經濟範疇的推動者。

下一發再來談,社會經濟可以開發的內容或藍海位置。

官方網站:http://www.seietw.org/

{{ language == 'en' ? 'more cases' : '你可能會感興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