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來,我就去!」:KM深夜陪伴計畫

2019-10-23
{{ (language == 'en' ? 'Social Innovation Organization' : '社會創新組織')}}
職學國際社會企業有限公司
2645
{{ (language == 'en' ? 'Quality Education' : '優質教育')}} {{ (language == 'en' ? 'Decent Work and Economic Growth' : '良好工作')}} {{ (language == 'en' ? 'Peace and Justice Strong Institutions' : '和平正義')}}
「不能來,我就去!」:KM深夜陪伴計畫

.

「都過了午夜還在外遊蕩…」「是無聊 還是睡不著…」「要是我就回家睡覺」「日子過太爽才會這樣」…這些念頭是有天晚上,從市中心晚宴開車返家,斑馬線前紅燈30秒,走過眼前的這群蕭連娜。

「等等,你這樣說不公平阿」「還是你想用一兩句話」「粗略的二分法」「說的很隨性」「直接把問題解釋掉」「卻沒任何助益」「想想你自己吧」「你不就是這樣過來的」數個念頭在心裡撞擊、反思,回想:

那一年,因為101種原因,感覺有人把自己從學校推開,再把自己從家裡推開,到了街上。

大多數的孩子,其實很清楚知道自己的問題,明白大大小小問題,你的狗屁倒灶事情,有的是逼不得已,有的是咎由自取。

「真的,我回想起那時候的感覺了」

每個人有不同的難題,都不用比,全都一樣不好受:其複雜的情況,也不是某個專業人士出現,或來個七步就能成詩,更也不是以為跨局處個案評估、會議結束,歸檔、吃飯就結束……。

「欸,你不能再這樣了」「妳未成年,別再深夜街頭逗留喔」「別這樣,跟家人好好說說」「相信一定會改善的,加油」「好,那加油,我們結案嘍!」

後來這些孩子還在外頭,一天又一天 ,一宿又一宿、一年又一年,善心人士來來去去,有誰發現他們,需要的其實是朋友。

職學國際社會企業有限公司的照片

「怎麼會這樣,情況都無法控制」「怎麼又進去了,還不記取教訓」「又被退學……都第幾間了…」

只是她九歲那年暑假被發生的事情,還藏在她手腕上刀痕的記憶裡,卻沒寫在社會局的個案資料箱中。

只是他沒說,那年八歲第一次用藥,是來自家人,今天的自己、妹妹、媽媽會變成這樣,也是因為自己的父親。

「你要去跟家人恢復關係……!」「只要你先改變,他們一定會改變」「只要有愛,就有奇蹟!」

好吧都對,正能量也沒什麼不好…,對於從來還記不住名字,的這些專業的外人所建議:別懷疑,他們都是善意。

「真的是關心你,不然我們非親非故…」「我們壓力也很大,同時幾個個案你知道嗎」他們激動的說。

「是,真的謝謝您…」「辛苦了,這麼照顧我們家…」「我們會好好的加油…」「不會辜負你們的期待…」他想,卻沒說。

車子駛出閘道,內心深度迴盪,因為想到了前陣子的對話:

「姊姊,你可不可以不要當社工」「這樣,我就好多話想跟你說…」「這樣,我們就可以是好朋友」

「我們一直是朋友啊!怎麼不是」「不,我是你的個案…」

 

台灣社工的無助,聽見了很多,說供不應求,但卻也沒有保障到哪裡;低薪問題、面對逐年增加、變化的環境、龐大、複雜的結構性問題、司法、行政、立法 的邏輯中、自己都搞不定自己的三方角力、官僚體系。

對社會關懷充滿熱情的有志青年,在投入並認清事實的兩三年後,只能選擇帶著理想求去,或是接受現實過日子,等待一線生機,像守夜的等待天明,小小的善良社工,如何因應。

台灣老師的恐慌:公立、私立、自學團體,從基礎、中等、到高等教育,不只恐龍法官、怪獸家長,還有媒體、思潮、電影 逼近,舊式體系刻出來的大多數教師,要切換到素養的軟模式,還得去孕育108課綱的降臨,每天活在招生不足、廢校…失業焦慮的噩夢叢林。

台灣父母的焦慮:大多數的家長,每天在原則與疼愛間無法落地,一生奉獻、兩頭蠟燭、三支手機、四個奶瓶、五味雜陳、六神無主、七昏八素、九死一生,十項全能;滿櫃的親職書籍,用功程度差不多都是PHD,家庭、事業、興趣、人際、夫妻、婆媳、主顧、勞資、開銷、責任、帳單、體力,或單親、或分居、或貌合神離,一千零一個炸在一起,何時能喘息。

台灣孩子的憤怒:就讀高職技職了,還要上大學?那我幹嘛讀高職?技術學院升格大學?那幹嘛要高職?證照制度公辦20年,沒拿 不太能畢業,拿了 企業僅當參考,除了當網紅、健身教練、咖啡師、咖啡廳、研究所、渡假打工,我還可以怎麼做?往哪裡去?我需要錢,那八大這條路,會不會比較不囉嗦?

 

「你們講的自己也做不到,然後每天政治也不知在吵三小,話說回來,學校教的職場用不到,職場要用的學校學不到」「我內心世界快要炸掉,全世界懂我的只剩宋岳廷。」

針對台北市最新官方數據:兒少(12-17歲)犯罪問題,有近60%來自深夜遊蕩+逃學逃家,而逃學逃家,去年比前年,增加了41%

犯案少年,近79%為學生,其中一半以上就讀職校,中離、未歸的孩子,究竟在什麼地方。

15歲以上,從國中畢業後卻沒有升學的孩子,在高度風險和正從事(或邊緣)非法工作,在未被捕起訴前,他們到底在哪裡,跟誰在一起,有沒有逆轉的契機。

城市的夜晚,除了特定的幾個區域,過了十點,大多像沉睡了一樣,早過了晚餐的最後時段,孩子大多也去不了高單價的酒吧。

 

某條街角、河堤、廣場,在公園、河堤、誰誰誰家,還有夾娃娃、夾娃娃與夾娃娃。

每次一個行政區,從三重、萬華、大同、北投,再到雙北其他37個行政區,與台灣368個鄉鎮市區。

每週六晚上十點到凌晨四點,透過七尺長、三米高的,擁有完整廚房設備的KM行動餐車,作為深夜陪伴的行動基地。

「他來不了,所以我們去」「讓接觸點,成為轉捩點」「從失能到自立,是為了從自立有天亦能供應」

職學國際社會企業有限公司的照片

 

過去的十多年,聽見、看見、經歷無數 這樣的故事:

一個失學少年,成為音樂製作人,因為有人去看出他的音樂天份

一位逃家少女 成了插畫家,因為有人去發掘她的繪畫才能

一個更生少年,開了麵店養全家,因為有人去給他的一個學習機會

一位正要結束自己生命的孩子,成為國際公益組織的代言人,因為有人去給他了一份擁抱

一個用毒十多年的孩子,成為了迷途少年的廚藝老師,因為當年那位志工媽媽去陪在身邊

一個迷途的轉學生,後來獲頒師鐸獎,因為當年有位老師不放棄。

這些原本的陌生人,在一個生命轉角,願意去 並且停留,成為眼前孩子的貴人。

不同的年代、地區、腳本,但有一個共同點

就是:

 

「不能來,我去找你!」「你不會永遠需要我……」「但是今天我可以為你做什麼?」

接觸點,在漫漫長路後,回頭看,竟成為轉捩點

「一次兩三百個少年,你一個人陪伴?」當然不可以這麼自私:

「周末晚上一杯紅酒陪電影」黃小琥道盡我們這一輩,的優雅與內在的複雜情緒

「這週不續攤、不午夜場、不KTV」「行行好,久了也會無聊」「但是也不想待在家,超悶阿」

 

單身貴族到三五好友,齊聚深夜陪伴,你將拿到熱咖啡,與兩份古巴三明治,熱騰騰,並且免費,一個給身邊的少年,一份給自己

沒有階級、不談大道理,一個想回到青春期的人,一個想趕快登大人的人,在稍加涼意的夜裡,某個夜裡的餐車邊,分享彼此的故事,與手中的溫暖。

會不會對這個30歲的工程師、40歲的老師,或已經熟齡的某個市民來說,這一個夜裡的對話,認識的人、所發生的事情,是整年裡最深刻的記憶:解決孤單最好的方式是陪伴!

會不會對某個孩子來說,他遇見了一個你,不帶教訓、真實傾聽、不要階級,那一份的真誠,與對話中的有機;竟成了他人生轉折中,影響未來50年人生的關鍵契機。

他可能就是過去的某個你,而你就是他逆流生命中,正需要的奇遇。

「如果他無法來,那我們把基地帶過去!」所以一次的青年領袖會議,我們有了這項共識。

 

KM=「陪你走一哩,失能到自立 自立到供應」拔尖扶弱、未來人才培育,陪他/她走一里路,以致能走好再往前的路。

職學國際社會企業有限公司的照片

 

來自義大利、七米長 三米高,可帶著走的廚房、師徒場域、行動基地,是針對深夜遊蕩少年所設計。

號召10位廚藝教練、12位生命導師、4個城市開始、20K為愛旅程、350名固定志工成員、30個在地協作單位、40個友善企業、5千人接觸響應、100個孩子賦歸學校、100個孩子返家、100個孩子穩定在正常工作型態。

投過「深夜陪伴」凝聚在地青年,舉辦各式培訓、增能活動、技職體驗、親職培力、青年論壇、就業媒合、勵志現身演說、兩代成長,幫助青年從想法到方案,從創意到產品,從信念到實踐,培育專案管理人才、世界級領袖。

近二十年來,我們耕耘在青年工作,明白導致下一代失能的原因,包括青少年毒品氾濫、藥物與其他成癮、失能、失學、失業等等挫折,以至於與現實脫節,或著犯了無法彌補的錯,失去原本美好的未來。

曾號召全省128個家庭,邀請超過6500位新住民孩子共餐,以家庭餐桌的溫暖,成為關懷的入門,與建造的力量。

曾由職人主廚、賦歸之更生少年團隊共同組成服務隊,巡迴台中、彰化、南投、雲林、嘉義,五個城市、21間學校、17場全校性演講激勵青年奮勇實夢、現場帶學生製作、品嚐華麗的美式漢堡,延展出技職精神,送出共計800個漢堡。

曾在中秋前夕,團隊巡迴從北到屏東共13個城市,連結在地關懷單位,合作舉辦22次活動,與偏鄉、弱勢的家庭、孩子共度中秋,分享愛,並且親自下廚預備美食,共有4800位夥伴參與。

多年來,我們已經接觸了超過十五萬青年,今年,我們提出更多元、更有效、可移動的計畫,投過「深夜陪伴,KM行動餐車」,來自街頭、回到街頭,讓接觸點 成為轉捩點。

 

|成為深夜陪伴志工大家庭:https://reurl.cc/eR4Oj(訊息發布)

|影片 https://youtu.be/rOTAuP_QqCA

|初衷: https://wp.me/pawBfb-hc

|發表會: https://wp.me/pawBfb-he

|授權刊載: https://wp.me/pawBfb-mY

{{ language == 'en' ? 'more cases' : '你可能會感興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