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心智障礙」不再是障礙

2024-05-23
{{ (language == 'en' ? 'Citizen' : '公民')}}
生命力新聞
101
{{ (language == 'en' ? 'Quality Education' : '優質教育')}} {{ (language == 'en' ? 'Decent Work and Economic Growth' : '良好工作')}} {{ (language == 'en' ? 'Reduced Inequality' : '促進平等')}}
當「心智障礙」不再是障礙

【記者王慧嶺/生命力報導】智能障礙的孩子,不再需要躲在矮牆後哭泣。因為大家的瞭解,他們可以與人拉近距離。因為大家的接納,他們也有了付出的機會。這就是心路基金會規劃「成年智能障礙家園」的動機。

「媽媽要你學會三件事:刷卡方向要正確、按鈴動作要清楚、下車站牌要記住,將來有一天,媽媽會老去,公車和捷運,將帶著你去繼續單飛,飛出屬於你自己的明天。」 

這首獲得九十一年度台北公車暨捷運詩文現代詩首獎的詩文,也許你並不陌生。簡潔的文字道出一位母親對智能障礙孩子的擔心和叮嚀,感動了許多的人。這是一位真實的母親-劉碧玲女士的作品,這首詩文同時也成為心路文教基金會公益廣告的腳本,將透過媒體把對智能障礙者的關心,傳達給畫面前的每一個人。 

「當父母年老時,他們的孩子可以交給誰?」這是心路基金會規劃「成年智能障礙家園」計劃的主要動機。擁有一個無法自立的孩子,是父母難以老去的牽掛。「成年智能障礙者心路家園」計畫能夠提供成年智能障礙者一個溫馨、穩定的居住場所,並依其潛能融入社區的生活。其效果不但能減輕年老父母與家人,對智能障礙者未來安置的擔憂,並能提供智能障礙者獨立持家生活能力訓練,讓他們有獨立生活的可能。藉由日常互動,增進大眾對智能障礙者的了解,並促進社區融合。希望能為身心障礙者及其家長,開拓出尊嚴與希望的道路。 

心路基金會公共事務部專員林子靖說:「在以前,要是家裡有一個智能障礙的孩子,那個家庭就會對外築起一道牆,從此與外界隔離,似乎再也不屬於這個社會。所以我們要做的,不是只是一味的捐助,而是要幫助他們融入人群,找出他們在社會上的立足之地,並重新認識自我的價值。」 

於此而成立的「成年智能障礙者心路家園」計劃,預計將募款運用於購置大台北地區適合智能障礙者的居住房舍,並規劃指導智能障礙者在「自我照顧」、「居家生活」、「社區生活」、「健康照護」四大方面有實際的成長,不但訓練他們的獨立生活技能及獨立持家能力,更進一步轉介到合適的服務單位,讓智能障礙者也能為社會所付出。 

「用愛彌補永恆的缺憾」是心路一路走來的信念。身心障礙雖是一輩子的缺憾,但林子靖相信只要有愛和關懷,就能在這條路上開展無限生機。 財團法人心路社會福利基金會

Power by:生命力新聞

關於生命力新聞
《生命力》是輔大新聞傳播系大三「媒介實務」課的教學實驗媒體,創刊於1997年;20年來,學們深入台灣的都市、農村、漁村、山村、偏鄉、離島,以及國際採訪,完成七千多篇報導,成為廣受肯定的公益媒體。MSN和華視網站聯播它的新聞,公視新聞經常轉載它的報導;自由時報、聯合報、中國時報、天下雜誌專文推薦過它;連日本朝日新聞出版的《朝日總研報告》都曾以四頁長文推崇它是台灣極具代表性的公民新聞網站。

{{ language == 'en' ? 'more cases' : '你可能會感興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