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30 見證台灣女性競爭力

2024-03-20
{{ (language == 'en' ? 'Citizen' : '公民')}}
生命力新聞
43
{{ (language == 'en' ? 'Gender Equality' : '性別平權')}}
10、20、30 見證台灣女性競爭力

【記者曾仲葳/台北報導】台灣國家婦女館在三月七日舉辦了國際婦女節的活動,以記者會「看見台灣女性競爭力-婦權10、婦運20、願景30」為主題,介紹這十年來婦女權益的進步以及十一個成立超過廿年的台灣婦女團體,並期許台灣的婦女權益可以達到第三個十年。

財團法人婦女權益促進發展基金會特地記錄了十一個民間婦女團體對台灣婦女權益及運動的耕耘與成長,這些超過二十年的傳承與承諾,都一一的被保留下來,將在台灣國家婦女館進行為期十個月的台灣婦女團體紀實展。

台灣的婦女團體至今已經發展的十分蓬勃。從一八八四年,馬偕博士設立淡水婦學,為台灣培養婦女傳道人員開始,到一八八七年英國宣教師依萊莎於台南設立「女學」,一九二二年女宣道會在台北正式成立,歸屬長老教會總會。一九八三年之後正式更名為「婦女事工委員會」。希望透過信仰的力量,提升婦女的能力與權益,透過國內外婦女交流經驗與努力,建造一個更具公義和平,沒有暴力和歧視,充滿愛的教會與社會。這是台灣社會最早期的婦女團體。

P1060162

國民政府來台之後,婦女團體邁向了新的里程碑。當時的婦女團體,黨政色彩比較濃厚,由蔣宋美齡女士結合軍公教眷屬及企業家夫人創立中華民國婦女聯合會,以「為民眾增進社會福祉,為婦女爭取合法權益,為國家從事國民外交」為服務宗旨,呼籲全國婦女團結力量,敬軍、愛軍、勞軍,全力作政府的後盾,為三軍及軍眷服務。除了婦聯會之外,全球性的婦女組織基督教女青年會也提供各種成長機會,培育台灣婦女的領導能力與國際視野,使台灣女性有機會接觸社會各個層面,計畫性的培育台灣婦女成為領袖人才。

到了一九八二年,一群關心性別平等的婦女朋友,為了實現喚醒婦女自覺、爭取婦女權益、推動性別平等的理想,著手創辦了「婦女新知雜誌社」,開始在艱苦的環境底下發行刊物,舉辦活動。一九八七年解嚴之後,為了進一步開發社會資源、團結婦女力量,開始籌募基金,並在同年的十月立案為「財團法人婦女新知基金會」。這時的婦女團體,已經漸漸從黨政的色彩中淡出,民間的力量崛起,婦女團體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分類也變的越來越精細。

現代的婦女團體,內容可以說是包羅萬象。有致力於協助單親家庭婦女及長期脫離職場的婦女重新進入職場的「台北婦女展業中心」,也有給予婦女心靈支持,讓得不社會支援的女性,有一個可以被傾聽心聲地方的財團法人台北市晚晴婦女協會。而財團法人台北市現代婦女基金會就是以推動兩性平權、保障婦幼人身安全為宗旨,透過個案服務、法案研究等方式,為社會推動婦女人身安全與性別平等制度改革的團體。

財團法人台北市婦女救援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財團法人勵馨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則是以救援弱勢女性和追求公義,預防及消弭性侵害、性剝削及家庭暴力對婦女與兒少的傷害,並致力於社會改造,創造對婦女及兒少的友善環境為努力的目標。

另外還有像財團法人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台灣基層婦女勞工中心等因特殊目的以及特殊族群所組成的婦女團體。內政部長廖了以認為,性別主流化在台灣已經頗具成效,他也特別感謝婦女團體長久以來的耕耘與付出,提升了台灣女性的權益,並且肯定了台灣現代婦女在生命力、知識力、經濟力及社會力等四方面的努力。

延伸閱讀

台灣國家婦女館
國際婦女節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婦女事工委員會

Power by:生命力新聞

關於生命力新聞

《生命力》是輔大新聞傳播系大三「媒介實務」課的教學實驗媒體,創刊於1997年;20年來,學生們深入台灣的都市、農村、漁村、山村、偏鄉、離島,以及國際採訪,完成七千多篇報導,成為廣受肯定的公益媒體。MSN和華視網站聯播它的新聞,公視新聞經常轉載它的報導;自由時報、聯合報、中國時報、天下雜誌專文推薦過它;連日本朝日新聞出版的《朝日總研報告》都曾以四頁長文推崇它是台灣極具代表性的公民新聞網站。

{{ language == 'en' ? 'more cases' : '你可能會感興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