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TiC100 歌謠巷的前世今生
由 歌謠巷 發起
提案緣由
歌謠巷位於台北市迪化街一段46巷,是社區在地人自發的命名。 設有識別路招。
歌謠巷的前世有一座臺灣初代相當有名的大戲院[永樂座],建於1924年,1960年間因都市重劃消末於巷弄內。
歌謠巷的今生是與巷口比鄰的一代詞人李臨秋百年老宅市定古蹟將於今年(2024)正式開館,資產重生見證又一修復實例。
從永樂座到李臨秋故居,訴說的是一段臺灣歌謠的文史,是歌謠的濫觴之地,提案團隊思索這項文化資產在蛻變過程中應賦於更多的城市與社區價值主張,跳脫歷史建物修復框架讓迭代台灣人共享共感,解決文資閒置空間之外,開創文化永續的人文服務響應示範。
團隊的概念主張將聚焦於資產與在地、異地、跨界的串聯和經由[歌謠巷]整合並融入當今生活文化成為日常。
在地人文發動是最具土地感動的力量,音樂是較少見的核心元素也常為人忽略,但它又是常民生活裡最陶冶生活心性的一種行為,此刻,我們以「歌謠巷」為核心理念演繹【台灣歌謠】時代的前世今生,賦能資產的永續前行。解決有形文資成為蚊子館或閒置空間的問題,同時應用音樂生活的主旨特色成為友善城市與社區的媒介,達成跨界永續的社會設計典範。
需求區域
故事的起點坐落在台北市大稻埕
專案規劃
三年內規劃之具體目標:
以有無形資產IP 服務為目標發展包括:社會設計、商務授權、內容衍生應用、衍生商品開發及周邊跨業整合服務。
第一年 |
組織籌備期 |
取得故居有無形資產擁有人李修鑑先生合作授權,從場館與在地社區經營開始籌組建立資產共享平台,以社會關懷打開文史常民疆界。 |
第二年 |
組織營收建模期 |
成熟社會設計任務以此跨界商務或內容創意應用,建立合理商業模式進行常態運轉模型產出營收。 |
第三年 |
擴大社會服務影響力 |
掌握國際及跨界社會資源,以數位技術驅動內容再生或再造,創造世代交流服務商機。 |
期程規劃
1.籌組建置及社區資源整合: 113年第二/三季
2.地方組織合作開發:113年第二/三/四季
3. 社群建立及行銷擴散:113年第三季-114年第二季
4. 衍生商務開發:114年全年
5. IP商模建立及推動:114-115年全年
6. 國際合作對接:115年全年
行動方案:
第一年以社會關懷為行動宗旨:
1建立社區關懷前導:
在故居正式開館前邀請社區團體及學校以互惠概念在本場地辦理活動或進行田野教學。
2深化歌謠巷資產行動:
串聯在地人設立的【歌謠巷】地標,從巷頭的大稻埕旅遊中心到巷尾對面的李臨秋故居以歌謠走讀體驗活動設計歌謠文史的日常篇章。
3倡議社會跨界聯盟:
以主題特色衍生商品為媒介,整合在地最有人情味的便利商店店家如:全家等一起推動歌謠體驗行動,並以社區論壇建立共識。
4 長期將以社會服務帶動商業機會為核心運作。
行銷模式:
首要以社群行銷及社區地方組織雙向進行基礎擴散。
1.於FB/IG建置粉絲社團,並於第三方新聞平台串聯發布。
2.借力位於歌謠巷巷口的大稻埕旅遊服務中心公益機能,辦理活動方式在地方組織發動促推。
3串聯歌謠巷巷口的超商商店進行商品行銷嫁接,帶動故居人流。
4 長期將以資產內容力及數位互動體驗推動行銷模組。
商業與獲利模式:
1.本計畫第一目標建構將以故居為基礎,推動有形及無形資產於社會的影響力,以社區關懷到夥伴關係的開發形成社會影響力帶動企業及學校組織認同、贊助、認養等公益發動,平衡故居基本收益後將以無形資產授權再開發為經營核心。
2.新創公司作為故居經營的實質後盾,公司以回饋授權金方式與故居負責人形成夥伴關係,共創共贏,故居有形資產金交付信託,以利長期穩定經營。
1 團隊潛力及優勢
本計畫組成核心成員在地參與及推動大稻埕歌謠文化倡議多年,具一定基礎,能充分掌握城市社區資源加以設計再造。展現「在地共同創發」的上位目標。
姓名 |
現任單位 |
現任職稱 |
負責計畫項目 |
伍中梅
|
李臨秋故居
|
開館籌備處策畫 /團隊計畫發起人 |
1.計畫發起 2.成員籌組及建置 3.社區夥伴整合 |
程雨萍 |
台北海洋科技大學 |
助理教授 |
1.計畫執行 2.計畫行銷 |
鄭綸 |
墨客會社企業 |
創辦人 |
1.計畫影像紀錄 2.社區人力孵化 |
2 故居資產傳承人的夥伴關係建立
本團隊於故居修復啟動同時即與故居資產傳承人李修鑑先生建立夥伴關係之共識,以前期參與研發後期以IP 智慧財經營模式作為商業模型的根本,比例利潤回饋方式作伙,實質經營台灣歌謠平台,形成生態正循環。
3 數位服務的補足
未來故居將適性導入數位服務化系統,協助成員將個別服務或運營需求轉換為可分析、可共享的資訊流,俾利成員於合作創新時之探討有所依據、而非憑空想像猜測。
社會效益:
1,量化效益 (三年內)
項次 |
項目 |
說明 |
1 |
新創事業創收 |
1,160萬元(參見下列簡易財務評估表) |
2 |
新增人力雇用 |
3-5人 |
3 |
團體組織商務建立數 |
10項 |
4 |
企業合作 |
4家 |
5 |
在地生產責任串連 |
20家 |
6 |
國際ip授權 |
1次 |
簡易財務評估表:
項目 |
第一年 |
第二年 |
第三年 |
支出小計 |
2,269,000 |
2,852,000 |
5,345,000 |
人事費 |
1,404,000 |
1,872,000 |
2,400,000 |
業務費 |
0 |
200,000 |
1,000,000 |
推廣費 |
50,000 |
100,000 |
500,000 |
管銷費 (收入之15%) |
315,000 |
480,000 |
945,000 |
研發費 |
500,000 |
200,000 |
500,000 |
收入小計 |
2,100,000 |
3,200,000 |
6,300,000 |
商務贊助收入 |
300,000 |
1,500,000 |
3,000,000 |
衍生商品收入 |
300,000 |
700,000 |
2,000,000 |
內容服務收入 |
0 |
0 |
500,000 |
授權IP收入 |
0 |
0 |
300,000 |
專案 |
1,500,000 |
1,000,000 |
500,000 |
盈虧(稅前) |
|||
金額 |
-169,000 |
348,000 |
955,000 |
毛利率 |
0 |
11% |
15% |
2 質化效益
利害關係人 |
價值及獨特性 |
鄰里社區及 合作方 |
1.建立平台服務模式,將資產轉譯成ip服務的平臺,讓周邊可以認識新商業科技下的臺灣文化內涵。 2.本計畫實施有助於改善知名老街品牌能量,並透過此一經驗訓練員工從事創新的服務設計,將現有的服務地區擴大,並增加額外之客群。 3.未來經過數位導入後的資料,可提供給國家、文化及商業等專家,讓這些專家能夠瞭解新世代想法,讓商品服務內容能夠更貼近市場,延續資產價值及生命。 |
創業伙伴 |
1.有助於團隊技術整合能力的提升,針對不同服務對象需求,發展出相對應的多元應用,擴展服務對象,並提高自我競爭能力。 2.引導跨世代觀點的交流,創造跨世代新文化的社會影響力。 |
應用者及 消費者 |
1.內容設計引導使用者從認識到認同到服務一站式深度體驗。 2.未來經使用行為的分析比對,消費者可以在場域獲得精準的需求服務,可有效分配時間互動更多有興趣內容,完成故事行銷的設計目的。 |
總體願景:
將服務虛實化已是社群經濟行銷之趨勢,人人都是消費者,也是行銷者,社群經濟的推動是如何刺激參與者去主動傳播,乃是當今重要的挑戰。本計畫目標以在地資源作夥模式,運用線上線下服務,將「實虛整合、互利共享」創造質化、量化更高之知識經濟效益,針對具有豐富文化價值的文史素材,發展兼顧文化價值傳播以及提升經濟力的行銷模式,本團隊認為擴散指引台灣歌謠虛實整合的知識服務行銷是城市寓育與商業並進的價值主張。是一項值得投入的社會創新挑戰。
從SDGS的服務內涵來說可以達到:
5.性別平等-5.1.終結所有對女性的歧視-
消除所有地方對婦女的各種形式的歧視
11.永續城市與社區-11.4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
在全球的文化與自然遺產的保護上,進一步努力。
17夥伴關係-17.17.鼓勵有效的夥伴關係
依據合作經驗與資源策略,鼓勵及促進有效的公民營以及公民社會的合作。
影片簡介:YOUTUBE連結網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ELtESrIP4w
參考:歌謠巷推廣圖例
-
專案持續更新中
-
2024-06-11案件正式審查通過
-
2024-05-07審查中
-
專案持續更新中
-
2024-06-11案件正式審查通過
-
2024-05-07審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