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衣與庫存布的環保再造/專訪田野間、Picupi 挑品

2020-11-13
{{ (language == 'en' ? 'Social Impact Platform' : '社會創新平台')}}
Social Innovation Lab
社會創新實驗中心
4238
{{ (language == 'en' ? 'Quality Education' : '優質教育')}} {{ (language == 'en' ? 'Decent Work and Economic Growth' : '良好工作')}} {{ (language == 'en' ? 'Responsible Consumption and Production' : '產消責任')}}
舊衣與庫存布的環保再造/專訪田野間、Picupi 挑品

如今,人們越來越重視食物與土地的連結,但為何土地和衣服的關係卻未得到足夠的重視?若是能善加對待,與服裝相關的時尚產業,會不會也可以和環保與永續串接?

田野間再新設計和 Picupi 挑品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兩間同樣致力於「穿著」的社會企業,在 2020 年進駐社會創新實驗中心,於此一開放試驗與鼓勵創新的場域,實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田野間關注於優質教育、性別平等、體面勞動、經濟增長、負責任消費和生產;Picupi 挑品致力生產創新、基礎設施、負責任消費和生產、氣候行動和促進目標實現的夥伴關係。

雖然田野間和 Picupi 挑品專注的方向不同,但同樣都試圖通過「衣著」,去改變人們與衣服之間的關係,並由此實踐環保與永續的理念。

Jörg Bauer@unsplash

回到田野間,看見褪色的手工藝產業

許紓語、楊秉勳過去都是從事服裝相關的網路行銷行業,2014 年,在工作轉換之時剛好有空檔,就趁此機會帶著全家環島,其中一站便是位於彰化的外婆家。那是一座三合院,外埕前還有塊自家稻田。望著田野,楊秉勳興起了返鄉創業的念頭,如果賺的錢養不活自己的話,至少還有那塊田。於是,環島結束後,他們就在三峽社區大學報名了「無毒農耕班」,並在三峽河邊租了一塊農田。

然而,到了冬天,許紓語和楊秉勳在參觀附近農友作為花肥之用的花海時,發現灌溉溝渠旁常流有五顏六色的排放廢水,便拍下來向新北市政府檢舉。結果令人意外,環保局的檢測結果竟然「符合」排放標準。爾後經兩人查詢資料後才發現,這顏色可怕的水來自於染整工廠。「我們發現過去所做的服裝相關行業,其實對環境是有污染的。」

學習農耕的時候,常常需要在田地裡固定竹架與豆棚,以前大家都用塑膠繩,但那在室外容易粉碎、脆化,於是他們聽取鄰田農友的建議,將閒置衣服剪成布條使用,而他們也因此發現布條的彈性跟持久使用的特性,這便是「田野間」最早開始利用舊衣布條的契機。

圖/田野間再新設計

身為編織設計師的許紓語,也曾以客製編織帽成立品牌,在對編織與改造衣物有一定的經驗之下,決定嘗試開設課程,希望能讓大家知道舊衣也能有新的去處,並理解衣服與土地的關聯性。但畢竟,三峽交通不便,兩人便於 2017 年搬至目前位於臺北西門町的工作室,希望藉著擁有處在流行文化快速流通的地利優勢,接觸到更多民眾。

「田野間」的 Logo 是外婆家三合院山牆的模樣,成立「田野間 Eco Tano ReCollections」粉絲團的初衷,是為了記錄學習務農的過程,爾後便被沿用下來。工作室在西門町內江街的窄弄裡,而那附近原本就曾是臺北服裝修改行業繁盛的地帶,褀袍、藝人表演服、時髦制服等,都是出自於此,然而,隨著消費習慣改變,原先的縫紉產業逐漸沒落,「修改」職人也慢慢消失……。

「舊與新織」職人計劃

「田野間」提供的課程,是教大家將不再穿的衣服拆解,編織成自己需要的物品,例如貓窩、飲料手提袋、帽子等,以及各種舊衣再造的縫紉課程。在上課的時候,許紓語發現,很多人帶來的衣服其實是新的,只是因為在網路上買了不合穿便拿來改造。「我覺得要以最低碳的方式去做再利用,而不是什麼(衣服)都要拆,工作室裡有二手交換衣桿,或者有些衣服改一改就變新的了。」

圖/田野間再新設計

有一次,許紓語和楊秉勳發現,他們樓下的住戶要搬走,家門口堆放著很多布料和做衣服的人檯。後來才知道,樓下阿姨家原來是服裝修改工作室,因為現在很多人不修改、不訂做衣服了,阿姨因生意變差而選擇退休。同時他們也注意到,臺灣潮流重鎮之一的西門町,和衣服相關的訂製修繕行業竟不敵時代變遷逐漸凋零,為了延緩憾事,2018 年,出現了「舊與新織」職人計劃。

「『舊與新織』這個計劃的本意,就是想讓消費者更重視這些修改職人的手藝,讓他們不要失去工作機會。也希望讓大家知道,衣服在循環利用的過程中,應該要從修改的環節做起 ,而不是直接拿去回收再製,但這個環節往往被忽略了。」

圖/田野間再新設計

「舊與新織」計劃分為兩部分。第一個部分是「修改職人」地圖。很多修改職人的工作室未必能在 Google 上找到,不僅資訊不夠透明,評論的星等也不足以參考,「田野間」把這些修改職人的資訊更新到這個地圖上,讓大家能透過平台找到附近的修改工作室。

第二個部分則是開設教學與傳承工作坊,邀請有技能的修改職人授課,讓對這個手藝、與行業有興趣的人擁有學習的管道。另外,考量到很多修改職人都已屆 60、70 歲,等他們退休,這些需要經驗累積的手藝可能也就隨之消失,為此,「田野間」也親自訪問和記錄下修改職人的寶貴手藝。

圖/田野間再新設計

修改,其實是讓衣服加值。」楊秉勳說。因為修改職人精湛的手工技藝,可以讓衣服變得更合身,也可以藉此讓人們了解自己的身體,減少以後買錯衣服的機率。「田野間」的商業模式主要是教學、設計及顧問服務。他們希望藉由進駐社會創新實驗中心,和政府對話,討論關於相關產業的問題。未來,「田野間」希望做一個更容易被公眾看見的複合式工作室,實現初衷:讓人們重視土地、衣服和自己的密切關連。

Picupi 挑品,不只挑商品,更挑價值認同的選擇

Picupi 挑品成立於 2016 年 7 月,同年, 11 月上線自媒體「挑品新聞」,創辦人張倞菱說,「很多人以為我要做媒體,其實這只是我和消費者、產業界的溝通管道,我真正在做的,是永續時尚。」

圖/Picupi 挑品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張倞菱原先在美國攻讀時尚設計,回臺後做了幾年時裝設計,上一份工作是時尚雜誌《 Bella 儂儂》的總編輯。「時尚媒體的工作就是告訴大家『買買買』,但我那幾年覺得疲乏和不對勁。我其實一直在思考,時尚產業鏈對環境和社會造成的傷害,看有沒有機會扭轉臺灣的時尚產業。」

2015 年張倞菱從《Bella 儂儂》辭職的時候,鮮少有人提到永續時尚,但這在歐洲已形成一個時尚產業鏈的革新運動。張倞菱決定,改變世界之前,要先改變自己,Picupi 等於「pick your pick」,其中「pick」表示重於「理想的永續生活」而進行的挑剔嚴選,「you」則傳遞「你」挑選的商品,便代表了你所認同的價值。

圖/Picupi 挑品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的前三年,Picupi 挑品一直透過策展、講課、工作坊來推廣永續時尚,串聯整個時尚產業。推廣是免費的,收入是倚靠像是快閃店的策劃和銷售等方案。2019 年,張倞菱啟動「庫存布計劃」,和設計師合作,設計了一套用庫存布製作的上衣、裙子和包包 —— 這是 Picupi 挑品「穿上改變」的零號商品。使用庫存布不代表「廉價」,反而因為使用了上好材料,加上 100% 臺灣製造、保證製作流程的環節不會造成環境損害,導致成本上升,最終零號產品只好擱置。

改造庫存廢棄布,從「內在」開始

因為持續關注臺灣紡織廠庫存布料的去化動向,2020 年 7 月 15 日,Picupi 挑品正式在嘖嘖 zeczec 上線以群眾募資的方式,推出第一款品牌自營開發商品——零庫存、零廢棄、零著感的「00褲」。

「很多人問我為什麼第一個正式上線的產品是內著,原因很簡單,因為和我們合作的就是專門做內著的紡織廠。」當然,也有另一個原因,「我之前就想做一些環保意識強,簡單好穿的內褲,價格又是可以承受的,因為內褲其實是消耗品。但我認識的人裡沒人設計內褲,所以就變成 Picupi 挑品的自營商品。」

圖/Picupi 挑品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00褲」是 Picupi 挑品和代工廠一起研發的,雖為簡單的基本款,卻是按照 3D 立體剪裁,加上前面做有兩層設計層,彈性好、包覆性也強。「我們開發之前有做過市調,很多人都說內褲會跑掉,所以我們想解決日常穿著的困擾。」張倞菱說著便拿來許多布料,製作這款「00褲」的布料的確是裡面最舒服的,細緻、輕薄、絲滑,還有一點冰涼的感覺,這款布也是所有布料中最貴的,而布料提供方是臺灣隱形冠軍紡織廠——達紡企業。用這麼好的布料,必然讓成本上漲,但張倞菱仍希望既可以解決庫存布問題,又可以給消費者帶來最好的商品。

不僅是解決庫存布,Picupi 挑品也希望解決廢棄布,更希望減少物流耗材。於是Picupi 挑品和全家便利商店合作,用廢棄布製成物流包裝袋「Re-Bag」。在軟布上縫上一塊硬布,讓袋子在運送過程中不會變形,並在硬布上車縫100% 回收漿再生製的紙片,以黏貼物流標籤。當客戶收到包裹後,將整個袋子翻轉過來,就變成一個可以再循環使用的購物袋。

圖/Picupi 挑品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雖然廢棄布取得便宜,但每塊布不一樣,工廠要手工剪,而最後的封包動作則由Picupi 挑品團隊自己完成。但張倞菱強調,Picupi 挑品並非內褲品牌,而是一個推動永續的平台,所以內褲是否會成為持續推出的商品,會視情況而定。至於未來還可能產出什麼商品,張倞菱表示會依據他們觀察到,想挺身解決的問題而定,不過,還是會持著原先的標準——針對消耗品。

社創實驗中心的業師給了 Picupi 挑品很多建議。「社會企業要生存不容易,我們很慶幸自己已經走到了第四年」。Picupi 挑品一直希望和設計師聯名,因為真正的目標是把整個時尚產業鏈的人串聯起來,讓大家一起把永續時尚納入整個品牌。「我們最終想解決的是環境問題,這些事做出來以後,就可以減碳,那麼對於氣候變遷的貢獻也就產生了。」張倞菱說。

無論是田野間還是 Picupi 挑品,都希望通過「穿著」去解決環境問題。縱使「緩解氣候變遷」是個複雜且困難的課題,努力付出後所獲得的成效,短時間也可能難以見得與量衡。但試著做一些改變,為自己的消費負責,讓這片我們賴以生存的土地,擁有更長久續存的可能。

 

本社創團隊與報導由經濟部中小企業處「109 年度社會創新實驗中心營運計畫」支持,由社團法人台灣數位文化協會 NPOst 公益交流站採訪編輯。

{{ language == 'en' ? 'more cases' : '你可能會感興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