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了解身障機構,再來提出建議吧!》

2020-10-28
{{ (language == 'en' ? 'Social Innovation Organization' : '社會創新組織')}}
中華品牌再造協會
1807
{{ (language == 'en' ? 'No Poverty' : '終結貧窮')}} {{ (language == 'en' ? 'Decent Work and Economic Growth' : '良好工作')}} {{ (language == 'en' ? 'Reduced Inequality' : '促進平等')}}
《先了解身障機構,再來提出建議吧!》

《先了解身障機構,再來提出建議吧!》

筆者:中華品牌再造協會理事長 王福闓

最近身邊朋友有些詢問筆者,是否受訪有關注 #喜憨兒 的議題討論,當看了幾篇文章後,有點觀點不錯,有的卻根本連基本的 #品牌#服務對象 都沒搞清楚然後肆意的批評,因此寫了這篇文章釐清一些自己的看法。

因為擔任蠻長一段時間的庇護工場顧問,自己身邊也有這樣的朋友,對於不同的基金會、服務單位甚至需要服務的對象,都不該混雜在一起討論。就如同部分人 #誤把所有的機構和對象都稱為喜憨兒 ,就是最基本的錯誤認知。

首先 #喜憨兒基金會是專屬的組織品牌名稱,因此泛稱其服務的對象也為喜憨兒。而一般的庇護性就業者依障別分以智障、精障、自閉症者(皆 為認知障礙者)三項為主,也有其他領有重大 #身障福利措施手冊 的其他障別,但並不能稱呼他們都為喜憨兒。

非營利組織品牌覺得自己的服務對象和服務理念很重視,所以常常覺得自己是獨特的。但從實際層面來看,其實品牌間的競爭比想像多更多。例如立案的財團法人中,服務項目包含” 身心障礙者”的就有195個,成立宗旨是服務身障者的社團法人也有129個(含已解散),可是真的專注於單一服務對象的財團法人只有11個。

這些數字或許不能代表所有其他服務類似的品牌都是競爭者,但至少非營利組織品牌必須思考,當有有社會大眾想捐款、購買品牌推出的產品及服務,或是有需要服務的對象在尋求幫助時的選擇原因,甚至是有心投入社福領域的從業人員,對於品牌的認同與了解程度,都可以作為分析的思考面向。

像是「財團法人陽光社會福利基金會」則是因為之前的八仙樂園塵爆事件,在特定的議題和服務對象上有相當明確的標的,所以也獲得大量的關注。另外例如像是以服務身心障礙者的非營利組織品牌「#財團法人育成社會福利基金會」,事業部包含了洗車中心、忠孝庇護工場、集賢庇護工場、慈育庇護工場、慈惠庇護工場、永和自然食堂、復康部、資源回收部,所提供的商品及服務品牌其實也很多元,但常常因為在組織名稱上社會大眾其實會不太了解背後的涵義,所以縱然支持理念及服務但卻還是在品牌認知上,稍微落後了有清楚識別的非營利組織品牌「#財團法人喜憨兒社會福利基金會」。

一般的身心障礙服務機構也因為資源不同,比較基本的是成立協會型態的非營組織並取得募款資格,而進一步資源較多的可能以基金會或社會企業型態來運作。而 #庇護工場 的專屬性則是由地方政府同意籌設,中央管轄的情況下運作,在人事、行銷及營運上給予補助。

庇護工場歸屬勞政單位主管,定位為 #具勞雇關係之庇護性就業職場,並為使身心障礙者就業權益受到保障,所以適用勞動法規。以勞動部資料看,全台的庇護工場近一四○家,但從一○二年至今,可說是年營業額均在減少,扣除政府補助後虧損更是逐漸擴大。而且庇護工場營業類型來看,「餐飲類」及「勞務服務類」最多,「餐飲類」每年約50家上下,約占35%左右;其次為「勞務服務類」,每年約40家上下,約占30%左右。

一○七年監察院曾提出調查報告點出幾項重要問題,也是至今庇護工場困境的現況。

一、仍過度依靠政府補助,但勞動部與地方政府各自籌辦相關業務,缺乏一致的政策方向,致使縣市及鄉鎮在供給需求及資源上不平衡。

二、必須「自負盈虧」,但提供單位大多屬「非營利組織」,且較不具備市場分析、成本管控、行銷推廣等營運能力。

三、部分因從事單一性、重複性且門檻較低之營業類型與產業,容易淪入與其他同類型庇護工場競爭情境,更難敵一般市場威脅。

筆者必須為像是喜憨兒基金會或育成基金會會這些單位說句話,他們雖然還在進步,但大多早已脫離只是 #販賣愛心 的這種作法。而有些在街頭叫賣的單位,我們也實際了解過他們的動機,#主要是為了培養庇護員工與社會大眾的互動能力,而不只是缺錢。

#消費者也能品牌身上找到救贖

就像有的非營利組織的成立其實立意甚佳,幫助病友或是關懷弱勢都是很正面的,當然不論是所販售的商品及募得的捐款,也都多半是能對社會有益的。但要是只從交易的角度,消費者捐款縱然是因為公益,但仍然有像是避稅、良心安慰等可能性,這時公益單位只是一個完成消費者心願的角色。

但若是公益單位其實為了社會福祉的長期有更遠大的目標,就應該要把 #品牌自己的願景、規劃都說清楚講明白。像前陣子發生的公益單位買辦公及服務空間而引發的社會事件,就是品牌沒有一開始把自己”想要什麼”和”為什麼這麼做”先說清楚,而導致部分捐款者及社會大眾還停留在交易的階段,而沒有了解其實品牌所交換條件中的還包含了自己本身。

或許部份人出於好心(或其他動機)來關注這個議題,也讓更多討論,但錯誤的訊息會造成更多困擾,也讓許多努力正面的發展被誤解。不如大家多在平日甚至節慶,購買一些相關產品支持,或是捐助信任的單位,還是比較有意義的作法。

#部分內容整理自著作

#品牌翻轉與數位再造

{{ language == 'en' ? 'more cases' : '你可能會感興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