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力、獎勵與學習—淨灘課程中的觀察省思

2020-09-10
{{ (language == 'en' ? 'Social Innovation Organization' : '社會創新組織')}}
環境友善種子
1436
{{ (language == 'en' ? 'Responsible Consumption and Production' : '產消責任')}} {{ (language == 'en' ? 'Life Below Water' : '海洋生態')}}
勞力、獎勵與學習—淨灘課程中的觀察省思

撰文/李盛傑

和平島長期受到東北季風的影響,總是堆積許多海洋廢棄物,這坨夾著許多大水管、浮球、塑膠粒的巨大幽靈漁網,在那裡很久了,看了就很不順眼。淨灘時都會問學生要不要清看看:「想要直接破百公斤就靠它了!這肯定有超過200公斤呀!」

躺了幾個禮拜的巨型漁網
▲躺了幾個禮拜的巨型漁網

就在淨灘時間差不多要結束時,還是隨口問問老師要不要試試,結果老師一個號召,幾位壯士立刻答應,拖啊、拉的,使出吃奶力氣,還是沒動靜。本來以為他們會放棄的,但其他同學也加入了,老師擔任指揮和喊口號的角色,就在大家:「一、二、煞」的時候,漁網它、動、了!

眾人合力下,巨型漁網動了
眾人合力下,巨型漁網動了
▲ 眾人合力下,巨型漁網動了

這讓大家激起了鬥志,不管怎樣一定要把它清除。但過程還是幾度讓人想放棄,於是學生説:「老師,如果我們拉上去就請喝飲料。」主任和老師當然說沒問題呀,學生為了飲料,拼命的把幽靈漁網清除。

在他們決定拉漁網時,就料想得到課程時間肯定大大延誤,不過就在孩子拖動的瞬間,為了達成共同目標時的那份努力,我覺得這種高峰經驗實在太難得,這也是在教室內很難學習到的經驗,決定讓他們多花點時間達成,老師們在旁指揮協助,把關好學生的安全,兩個班級33位學生,慢慢的拉到垃圾堆置區。
終於成功了!歡呼、鼓舞、大喊「海龜得救了!」過程中我們也一起加入,非常感動。但也多花了40分鐘,多出整整一倍的淨灘時間。

回到教室學生顯得疲憊、浮躁,因為學生下午還要回學校上課,淨灘課程最重要的單元也只好先喊卡,趕緊收拾東西準備回學校。

學生們邊收拾邊喊著「飲料!飲料!」

這時老師回了「想想我們剛剛撿的垃圾呀,還有可憐的海洋生物,學校有冰涼的飲水機就是最好的飲料。」

學生說「我們會做好回收啊!」學生顯得失落,還帶著被欺騙的感覺,甚至有人還說了「那我要把剛剛那些垃圾都丟回去!」有些人持續鼓譟著「飲料!飲料!」老師這時為了管理秩序,只好大聲斥喝「誰在喊飲料的!」學生立刻安靜,就在這樣的氣氛中,我們結束了淨灘課程……

我開始思考,今天的淨灘是不是白費了?是不是我們太急著灌輸環境教育的理念,而忘了我們也是慢慢走過來的歷程。其實學生也沒錯,渴了想喝飲料很正常,學生說的這句「那我要把剛剛那些垃圾都丟回去」,很直接反應了此刻被欺騙的心情。
最後,在送學生搭車時,我們鼓勵學生,告訴他們「可以和你親朋好友炫耀一下,要很驕傲今天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你們真的很棒」,並請老師回到學校,可以引導反思淨灘的過程。因為最後卡掉的引導反思單元其實很重要,如何讓他們覺得淨灘不只是勞動服務,是一個去思考環境為什麼會變這樣?和我們生活有什麼關係的過程。

這次的經驗對我們這些現場環教師,也是個很好的學習。一個淨灘課程中的三種人可能有不同的想像:「環教師」希望大家淨灘後可以學著從生活中付出環境行動;「老師」覺得淨灘是在拯救海洋;「學生」很可能就只是覺得來付出勞力,大多也都不是自願的狀況。
淨灘很有意義是我們大人覺得,孩子如果只覺得是勞力活那就很可惜。於是常看到淨灘後師長會主動買飲料給學生當作獎勵,激起大家努力淨灘的動力。或者是淨灘後孩子看到販賣機也會很自然地想要買冰涼的飲料喝。不過喝完飲料後產生的垃圾,對我們來說又是一種矛盾。

淨灘後,孩子在販賣機前買飲料喝
▲ 淨灘完,生意總是很好的販賣機

於是我們可以想想,如何避免這些事情的發生?淨灘時請學生一定要攜帶水壺,後勤人員準備桶裝水讓孩子飲用。如師長為了獎勵大家而訂飲料,我們可以事先與師長溝通,嘗試用不同的方式減少垃圾產生,比方說用桶裝飲料,請學生帶環保杯裝,結果都是能喝到飲料,但我們就可以少用很多一次性的垃圾。如此一來,不但達到獎勵目的,生活中的環境行動也一併做到了。

志工一起大合照

文章來源:環境友善種子

關於環境友善種子:

Friendly toward Sustainabl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我們是一群想為環境教育散播友善種子的夥伴,環境友善種子工作團隊,簡稱「友種團隊」,取諧音「有種」之意,有Guts的開創多樣環境教育服務。

2010年8月環境友善種子有限公司集眾人之力成立,企盼自己能成為改變社會的工程師。

我們堅持以專業環境教育服務提供社會環境改善的社會企業,透過分享與實踐環境教育(理念),從個人到組織,皆能為社會與環境的永續盡心力。

公司成員大多由環境教育、生物、森林相關研究所畢業,當初我們選擇從學校現場走進戶外環境教育場域,是因為我們相信若能將孩子從教室解放出來,引領其進入自然環境,不僅孩子身心靈能獲得安適滿足,也能提升孩子多元智能的學習,更能激發孩子無限潛能與創造力,進而成為守護環境的一分子,穩定社會的力量。

有感於環境惡化、棲地破壞、文化失傳、物種消失的現況加劇,因此我們認為除了第一線的戶外環境教育服務外,更重要是如何影響更多的環境教育工作者,願意投入守護環境的工作,當回到自己的場域後,能影響更多人。所以我們進而積極推動環境教育人員專業培訓計畫,並協助輔導台灣與大陸各地的環境教育場域(自然學校)優化,為的就是能散播更多環境教育的種子,集結更多力量,共同守護這片美麗的土地。

{{ language == 'en' ? 'more cases' : '你可能會感興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