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小林村 從文化復振到經濟重生

2023-09-10
{{ (language == 'en' ? 'Goverment' : '政府部會')}}
社會經濟入口網
1260
{{ (language == 'en' ? 'Decent Work and Economic Growth' : '良好工作')}} {{ (language == 'en' ? 'Reduced Inequality' : '促進平等')}} {{ (language == 'en' ? 'Sustainable Cities and Communities' : '永續城鄉')}}
日光小林村 從文化復振到經濟重生

首圖圖說:「人還在,就不放棄任何希望」,協會專管王民亮(左一)帶領著團隊樂觀的往前走。(林穎成 攝)

2009年一場猝不及防的土石流,瞬間奪走了小林部落400多條人命。移居平地組合屋的村民,在災後重建家園的過程中,意外發現了自己另外一個身份——大武壠族。災難,讓他們重新踏上自我追尋的路程,不但療癒了失去親人的傷痛,透過文化復振,也讓他們找回自信,同時發展出串聯鄰近部落的產業生態系。

風災後,小林村民遷移到三處組合屋,分別是離原居住地較近的五里埔「小林一村」、離平地較近的「小愛小林村」及「日光小林村」。其中,日光小林村戶數最多(120戶),名稱由來是日本友人贈送象徵堅毅及希望的向日葵鼓勵村民。村民為延續這無國界的愛,因此取名「日光」,並以此為精神標誌。

沒想到,2011年日光小林永久屋入住儀式上的一場表演,徹底改變了他們。

當時請來隔壁那瑪夏區的原住民朋友來教村民跳阿美恰恰。後來,受限於經費,以及對自我文化探索的渴望,他們決定跳自己的舞,在返鄉青年王民亮(編按:當時協會尚未成立)的帶領下,用族群的舊稱(大武壠Taivoan)成立了「大滿舞團」。他們將日常生活的元素融入舞蹈,並向耆老們請益古謠唱法,沒想到村民透過樂舞聚在一起後,彼此撫慰失去親人的傷痛,進而產生集體療癒的效果。

以舞團為核心  展開文化復振
「舞團把人凝聚在一起了!」王民亮激動的說。舞團的成立讓族人有了一個聚集的場所,也讓他們更加了解和認識自己的身分。尋找古謠的過程中,在高苑科技大學副教授簡文敏的協助下,發現日治時期日本學者的田野調查中,已出現大武壠社及相關語言,也就是小林村自稱的「大滿族」。

尋根溯源的過程中,文化動能就此展開。他們發現生活周遭充滿著大武壠族曾經存在過的密碼,像是祭典中族人頭上配戴的腎蕨、圓仔花等植物,而雞角刺的針狀草圖案,出現在傳統服飾上的刺繡,又是一個證明,最後是原住民漁獵文化的籐編魚笱*,族人依個人專長分頭尋回大武壠文化的根,一一解開身世之謎。

感動自己之後,也以此感動他人。年輕族人開始成為部落大武壠族文化重建的主力,沒想到,當初無心插柳的「大滿舞團」散發的能量如此巨大,此後邀約不斷。當初團員之間隨口說說的「說不定以後我們的古謠能入圍金曲獎」、「說不定以後我們能站上國家歌劇院的舞台」,竟都一一實現。

舞團如同一顆種子,各項文化復振工作則開枝散葉般的展開,民族植物園、公廨*、夜祭、刺繡文化、部落廚房......等等,透過日光小林社區發展協會串連成的小旅行,更是深受觀光客的喜愛。協會專案管理王民亮說,排除受疫情影響的3年,文化體驗遊程推出的前3年平均每年有1,200人次,後來成長到近2,000人次。

社區媽媽手作禮盒  為部落創收
2016年協會開始參與勞動部多元培力就業計畫,今年已進入第8個年頭,形成協會很重要的支持陪伴系統。人力的挹注,讓食品營養系畢業的王民亮開始帶著社區媽媽們,製作地方特色伴手禮。第一波伴手禮就是中秋節禮盒,初試啼聲就熱銷3,000盒,創造百萬營業額。伴手禮持續推陳出新,目前已開發的季節限定商品,有春節柴燒年糕、薑黃香腸禮盒、端午節傳統肉粽、中秋節梅好薑來禮盒等。此外,手工皂、文創商品與書籍、古謠專輯 CD,也透過網路行銷、實體通路行銷及參與活動展售,成為村民的經濟來源。

每年外界引頸期盼的還有「大武壠歌舞文化節」,9年來已成為南台灣重要的樂舞節目之一。今年還特別邀請金曲獎原民歌手桑布伊(卑南族)、戴曉君(排灣族)共襄盛舉,已是跨族群的活動。現場還有超過70攤的市集活動,結合傳統祭典與正名運動的環境劇場,以及充滿感動的部落旅行,結合科技的實境遊戲「大武壠獵人」。協會透過一次次的活動,讓外人認識在地族群特色,增加日光小林品牌知名度。

婦女留在部落  孩子就會扎根
協會的事務在在展現族人的韌性,經常是一人分飾多角的協助各項工作及活動。「不奢望青年返鄉,但至少把婦女留在部落,小孩也會跟著媽媽生活,自然而然,人口就不會外移。」回家10年的王民亮帶著常住人口不超過200人的村民,以大武壠文化為基底,好好生活、活出價值和尊嚴,找回自信與驕傲。 

長期擔任舞團文化顧問的簡文敏,以「災難人類學*」中破壞後重建的觀點分析,小林村民雖然承受風災帶來的家庭、部落破碎,甚至自我價值都面臨崩潰,但面對人生的低潮,他們用古謠傳唱文化,讓生命重生且更具意義,成了向上提升的典範。
日光小林社區發展協會-官方網站

漁笱(大武壠語:agicin)
將刺竹片以黃藤皮綑綁後,做成喇叭狀收束,讓大魚能進不能出,小魚則可透過竹片縫隙游出;通常會搭配編成整片的竹棍來引流,讓魚隨著水流掉進魚笱中。漁笱不只是大武壠族獵漁的工具,也是祖靈信仰中的祭祀用品。

公廨(大武壠語:Kuba)
過去是族人祈福或問卜的地方,即祭祀的場所,相當於廟宇的概念。同時也具有部落青年會所、議事場所等功能。

災難人類學
指災難能揭露社會的結構性質,包括親屬制度和其他關係的連結與維繫;尤其社會如何看待災難以及長期的應對方式,是其環境適應與意識形態調適的指標。這些文化適應包括宗教信仰以及富警示性的民俗。如2009年八八(莫拉克)風災之後,小林大武壠後裔復振傳統太祖(Kuba祖)信仰,作為族群正名與創傷後返祖療癒的重要依據,展現文化能動性與族人情感等。(資料來源:簡文敏博士論文<大滿舞團的「聖化」與「愛」:小林的歷史文化與災後重建>,現任高苑科技大學資訊傳播系副教授)

<在地就業面孔> 災後返鄉的婦女 成支持社區最大力量     

第一批多元培力計畫進入協會工作的黃淑婷,8年前跟著先生從新竹回到小林照顧獨居的公公,當年2個學齡前的孩子,現在也都上了國中。原來從事美髮業的她,進到協會之後「什麼都要學,什麼要都做,」從中餐料理、烘焙甜點、手工皂製作、種採薑黃、費用核銷,文的武的,樣樣都來。但最令她引以為傲的是學會刺繡,當有活動穿上刺有雞角刺圖紋的族服時,她便充滿自信。


一夕之間失去先生和公婆的劉麗玉,談及過往仍難掩悲傷。風災發生前幾天,夫妻倆原來在外地工作,但先生擔心父母的安危,先行回到部落,沒想到就此天人永隔。逃過一劫的她,仍選擇回到社區和族人一起打拚。她主要負責廚房的中餐料理,食材以在地小農種植的龍鬚菜、白玉苦瓜、薑黃為主,一直都是日光廚房的招牌美食。

▲著傳統服飾的族人,自信又開朗。(林穎成 攝)
▲著傳統服飾的族人,自信又開朗。(林穎成 攝) 

▲以黃藤編製的大型漁笱裝置藝術。(林穎成 攝)
▲以黃藤編製的大型漁笱裝置藝術。(林穎成 攝)

▲部落廚房具有特色的用餐空間。 (日光小林社區發展協會 提供)
▲部落廚房具有特色的用餐空間。 (日光小林社區發展協會 提供)

▲社區媽媽製作的柴燒年糕是最受歡迎的季節限定商品之一。(日光小林社區發展協會 提供)
▲社區媽媽製作的柴燒年糕是最受歡迎的季節限定商品之一。(日光小林社區發展協會 提供)

▲2023年大武壠歌舞文化節,吸引眾多遊客共襄盛舉。(日光小林社區發展協會提供)
▲2023年大武壠歌舞文化節,吸引眾多遊客共襄盛舉。(日光小林社區發展協會提供)

▲雞角刺可煮湯也可製成茶包及酒,多元產品成為代表日光小林社區之伴手禮。(林穎成 攝)
▲雞角刺可煮湯也可製成茶包及酒,多元產品成為代表日光小林社區之伴手禮。(林穎成 攝)

多元就業開發方案案例故事

撰文:夏綠蒂

文章來源:社會經濟入口網

關於社會經濟入口網:

民國103年2月17日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升格為勞動部,其所屬三級機關職業訓練局亦改制為勞動力發展署(Workforce Development Agency),以「開拓就業新氣象,創造勞動新價值」為使命,秉持「促進勞動力發展」的工作原則,從「調整人才培育機制、優化產業人才結構」、「強化人才訓練體系、協助職能轉換提升」、「善用海外專業人才、以利產業國際連結」三方面,擘劃國家勞動力發展政策,進而提升國家經濟發展及競爭力,以符合世界勞動市場的趨勢。
 
勞動力發展創新中心為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所屬單位,配合政策及社會經濟環境變遷需要,以創新、專業與效能為核心價值,辦理勞動力創新發展事項,期對國內產業面及人才提升有所助益。為推動與民間合作發展社會經濟與推動社會企業相關任務,運用多元就業開發方案及培力就業計畫等工具,並研究結合創業貸款資源或創新補助模式,協助社會企業暨社會創新組織育成、培育相關人才並創造就業機會。

{{ language == 'en' ? 'more cases' : '你可能會感興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