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things we learned about scaling global social enterprise

規模化全球社會企業教我們的十件事

2020-07-17
{{ (language == 'en' ? 'Social Innovation Organization' : '社會創新組織')}}
Taiwan Social Enterpris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Society
社團法人台灣社會企業創新創業學會
1593
{{ (language == 'en' ? 'Quality Education' : '優質教育')}}
規模化全球社會企業教我們的十件事

當全球社會企業正逐步成長時,政府和大企業也進入了這個市場,但是業界還需要有責信制度 (accountability)、協同合作 (collaboration) 以及培養訓練,才能達到蓬勃發展的程度。

 

1. 社會企業不只是向上擴展,他們也向外擴張

身為英國文化協會在東亞地區社會企業全球主管的馬湄麗 (Mairi Mackay) 表示:「在許多方面,社會企業提出實際的方式,探討各領域的社會價值及影響力。」。規模化 (Scaling) 的定義不限於僅針對個別企業,而是倡導一個較廣義的理念,尤其是許多在國際舞台上的企業,討論企業經營可以如何不同以往,分享他們在這方面的努力,而不是一味成就公司成長。Social Return on Investment Network執行長Jeremy Nicholls表示,眼前要面對的挑戰「會是如何建立一套以人民為中心的責信制度。」

 

2. 政府及國際機構雖然起步稍晚,但仍可扮演重要的角色。

雖然保護政策在許多層面上會造成威脅,但社會企業正在加快國際機構的未來計畫,像是歐盟、英國文化協會和世界經濟論壇。在英國內閣辦公室 (The Cabinet Office ) 擔任社會投資部門負責人的Kieron Boyle表示,政府可以大有作為,因為他們是社會投資的最大「買家」。八大工業國組織 (G8) 的政府目前正評估,在這領域如何能發揮他們的影響力,這代表他們認為這個方向有機會「解決社會問題、推動創新和促進經濟成長」。

 

3. 企業越大,越需要民主責信制度,接受人民的監督

「社會企業的終極目標是解決社會問題,由下而上的方式 (bottom-up approach) 將會是造成實質影響力的關鍵。」,英國文化協會的馬湄麗表示。一些合作社已經大規模在實現這點,但是當任何一個企業成長時,總存在企業悖離並不回應基層的風險。社會證券交易所IIX總經理Robert Kraybill談到Selco 的模式:「他們主動決定要培養那些可以在其它地域複製他們模式的人,而不是單單壯大自己的公司。」。

 

4. 社會企業可以改變貧窮國家的社會經濟,但創業家需要支援

根據英國社會企業 (Social Enterprise UK) CEO Peter Holbrook,「社區發展可以在貧窮社區培養謀生技能,尤其是結合社會企業後,兩者對於非洲的發展是強而有力的手段。」。他還說:「然而,在貧窮的社區中其實存有許多潛力,但他們缺少小額創業資金,甚至缺乏信心、人脈網絡和市場的通路。」。英國文化協會他們關心這件事,內閣辦公室也提供了一千萬英鎊作為社會創業基金 (social incubator fund ),來提升這些英國新創事業的規模。

 

5. 大型企業正進入市場

「當市場在改變,大企業也跟著變。」,Holbrook說。雖然很多企業沒有投入,但有些公司已經在評估自己的社會影響力;在自己的供應鏈中,致力於和社會企業合作,甚至設置社會投資基金。英國的社會價值法 (Social Value Act) 已經被很多大型企業所採用,甚至比公部門的委託機構還多。如果社會企業可以向大家展示,幫助弱勢團體的創新模式其實是行得通的話,Kraybill同意「要解決問題,一部分可能需要大企業參與」的這個說法。在印尼,為了幫助社會企業家做好投資的準備,IIX已經和全球投資公司KKR成為合作夥伴

 

6. 社會企業領導者不一定有傳統企業的背景

雖然有些社會企業經營者很有想法,但是大部分可沒有拿到MBA,甚至對於如何募集資金都不甚理解。根據Kraybill的見解,解決辦法有兩部分:從傳統企業招募更多人才,以及提供社會企業更多獲得所需之專業知識的管道。「有很多的資源是可以應用的,也有很多的企業願意提供協助。」

 

7. 對跨領域及區域的協同合作有相當大的需求及渴望

有必要從「政府機關、私部門、企業家、慈善家和非政府組織中,招募可以為社會企業解決社會經濟議題的菁英。讓英國文化協會邀請尤努斯去激發一些不一樣的想法吧!」,Holbrook說。馬湄麗認同「協同合作是成功的關鍵」的看法。現在需要有創新的基礎架構,讓國際間的社會企業家可以互相學習。

 

8. 仍然需要捐贈者的支持

KrayBill說,雖然「社會企業本來就是力求永續發展」,但還是需要捐贈者的資助,才能改善培訓計畫,並加強市場能力。培養、促進及訓練計畫以及技術指導,可以讓社會企業吸引到私人投資。

 

9. 龐大的社會影響力投資是慢工出細活,且面臨重重障礙。

因為一些因素,如經濟的沿革、治理、缺乏透明和法律約束,讓潛在的大規模社會影響力投資成長緩慢。需要政府用一個「完全不一樣的思維,思考國家如何處理眼前的問題,這些問題需要付出什麼樣的代價,以及政府如何去治理」,Boyle說道。Kraybill則建議,創造能提供市場報酬率的投資也是一個行得通的作法,因為一般機構在面對社會影響力時,比個人更不會去忽視社會影響力的重要性。

 

10. 想要支持這個部門發展就需要更好的基礎架構

雖然說「全球社會企業運動好像跨出令人興奮的一大步」,Boyle強調,為了避免因為規模化而失去社會影響力,此時對於架構和責任之發展的需要程度,與企業成長同等重要。

國際社會企業中心 (The international social enterprise hub) 是由英國文化協會(British Council) 所成立。除了一些標示「贊助單位」的部分之外,本網站所有內容都是獨立編輯。更多

 

作者:艾瑪•霍華 Emma Howard

翻譯:張雅婷

翻譯機構:台灣社會公益行動協會、台灣社會企業創新創業學會、輔仁大學社會企業研究中心

備註:本文版權歸原作者及原網站所有。本網站翻譯文章僅供個人使用。如需下載,請尊重著作財產權,不得轉為營利用。

官方網站:http://www.seietw.org/

{{ language == 'en' ? 'more cases' : '你可能會感興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