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地方創生到自力創利 彰化大有社區拚轉型社企

2021-09-30
{{ (language == 'en' ? 'Goverment' : '政府部會')}}
社會經濟入口網
1024
{{ (language == 'en' ? 'Decent Work and Economic Growth' : '良好工作')}} {{ (language == 'en' ? 'Sustainable Cities and Communities' : '永續城鄉')}}
從地方創生到自力創利 彰化大有社區拚轉型社企

近幾年,台灣政府提倡地方創生,最明確的任務目標是鎖定解決人口及就業問題,箇中關鍵就是找出可以永續的商業模式。彰化埔鹽鄉大有社區發展協會一路摸索經營26年,終於迎來2021年不再申請勞動部補助,要靠自己創利的經營模式,帶社區走進新的篇章。

地方創生是一條漫長的學習之旅,從爭取政府補助出發,到一項專案都不申請,需要「一群憨人」發揮愛地方的熱情,也要有不怕撞牆的勇氣。

一對返鄉夫妻 發動整體社區營造

1994年,吳素秋跟著先生、現任大有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李廣瑾從台北搬回彰化縣埔鹽鄉,目睹街道髒亂、交通不便,心中有些絕望。嘉義出生的她猶記得農村夜不閉戶的互助生活,動念申請籌組社區,用社區生活圈的概念,把農家的溫暖找回來。隔年,一個400多戶、1400多人的大有社區成立了。

把散沙聚攏在一起,最快的做法就是和水。大有社區發展協會用的「水」是連綿不絕的活動,基本盤是尾牙、元宵、端午、中秋、重陽這五節,免費的餐點加上自製節目,一點一滴把人心慢慢凝聚起來。

這裡的人從清掃垃圾開始,還給社區乾淨的面貌。接下來他們想要改造硬體。2005年有大地主捐出土地讓協會「試營運」;接著他們硬著頭皮去申請政府部門預算。現任榮譽理事長的吳素秋回憶,由於完全零經驗,因此數度被打回票,最終用不懈換來45萬元經費,打造出一座公園,由此成了啟動整體社區營造的第一槍。如今的大有社區是社區再造的典範,完善規劃了20多處歷史典故景點,全年接待超過300車的參訪團。

賣不出去的生物炭 誤打誤撞種出「金碳稻」

第二回契機出現在國際經濟動盪的2010年。協會成員都體悟到申請補助的路難長久,一定要自己想辦法賺錢。協會四處求教自然農耕法,也協調當地三位農主捐出一甲地實驗種米,但是從慣用農藥、化肥,過渡到無農藥、無化肥的轉型成果,一點都「不漂亮」,吳素秋說:「第一年幾乎死光光,活下來的又小、又醜、又不好吃,根本賣不出去。」

有一次接待環球科技大學張子見助理教授參訪,聽到對方不經意批評擱置在路邊的廢棄樹枝、稻梗是「浪費寶物」,這才知道,原來可以製成1公斤賣價上千元的生物炭。當下便請教授權技術。

幾經波折後,協會學會了以絕氧方式悶燒,燒出了一整座倉庫的生物炭。最終卻發現,這批寶物的行情這麼高,是因為非得出國賣才行,但協會沒有這樣的資源與人力。李廣瑾失望之餘,建議不如撒在田裡當有機肥。

「上天很眷顧我們,」吳素秋說,「幾個月後,這一甲地的米長得比用藥、施肥的米還要大、還要漂亮。」協會把土和水送去化驗才知道,生物炭中和了原本用藥、施肥的酸性土,中性偏鹼的土質竟是稻米最適生長條件。

為打響知名度,協會先申請「金碳稻」有機米專利,並定調精品化路線,透過不斷參加比賽爭取名次做出聲量,終於在2019年被金馬獎相中,當作頒獎典禮貴賓禮品,一舉打開銷路。

以轉型社會企業為目標 開拓三大財源

吳素秋回顧,大有社區成立至今26年,協會在做中學的成長道路上,確立「政府補助出發,實現自立營運,終至輸出經驗、自闢財源」的轉型社企方向。

首先,她坦承,1995年大有社區立名後,不是沒想過向政府申請經費,「但是不自立做出一點成績讓外人尊敬,誰會想要幫助你?」因此前幾任理事長的工作重點放在動員在地居民實現「社區再造」,陸續推動環保志工隊、膳食料理團、學童課輔安親班,與長壽俱樂部等活絡人力資源的計畫。

直到2005年才有經費啟動第一項社區營造計畫:翠綠公園再現竹頭角。幸好這座當地長輩帶著後輩志工把廢棄豬舍改造成綠蔭廊道圍繞的公園「很爭氣」,接連2年得到植樹綠美化活動第2名、第16屆全國環境保護模範社區優等獎,成為其他社區觀摩學習的模範,也刺激協會發想出兩道商業構想。

其一是繼續美化、升級社區的空間規劃與生活機制,然後主動參加相關競賽以贏得獎金,為往後的擴充營造計畫自籌經費。根據紀錄,15年來大有社區至少拿下40多個優良社區獎項。其二是接待參訪團,酌收入園導覽費。吳素秋粗估,以一車平均收費2,000元計算,每年基本收入60萬元,讓他們至少可以增聘一名年輕員工。

到了2010年,大有社區又在因緣際會下自主開發出無毒、無化肥的有機「金碳稻」,成為第三道財源,並做成禮盒走精品化路線。這一切努力換來2019年金馬獎的「肯定」,因此2020年的收入明顯好轉,協會甚至嘗試2021年不申請政府專案,盼全體社區居民能再加把勁,真正實現自主永續經營。

外來青年落地紮根 在地年輕人卻難留鄉

吳素秋強調,協會裡的5、6名年輕員工是大有被更多人看到的幕後功臣。「我們社區裡都是年長者,真的不懂製作SOP或是做教案。這正好是年輕人很擅長的地方。他們其實心中有很多議題想要發揮。」但是讓她深感惋惜之處是,待得住的年輕人竟然往往不是本地人。

癥結出於長輩的面子情結:我不要兒女留在這裡給大家比較。意思是,留在家鄉會被認為沒出息,因此「寧可你北漂流浪,不要你被說閒話。」這才是她看到的農村困境。於是她一改「想把棒子交給大有人」的私心,反倒用力培養只要願意在這裡落地紮根的年輕人,即使外來也無妨。

像企業般打造社區文化 以創新精神打拚

大有社區能成為比賽常勝軍,特色在於其經營層面非常完整、多元而且到位,除了原有的社區老幼照顧角色,也同時將振興地方產業、活化社區空間、環境永續融入社區再生。這些事雖然很多社區也都在做,但大有一路經營得有聲有色,可歸結於兩大因素。

一是打造社區特有的文化。就像一家企業應有企業文化,大有社區的居民向心力似乎特別強。正如吳素秋接受專訪時反覆提及,就是因為有許多社區長輩遺愛,才能打造出長年受到肯定的示範社區。這一輩的協會幹部也謹記「傳承」的重要性,持續培養有心投入地方建設的下一代。好比當今50多歲的執行長陳有忠就是大有社區的第二代,年輕時從協會志工一路做到現在,幾年前從學校主任職位退休後才轉任。社區志工甚至還有三代同堂的。

二是創新的精神,不畫地自限,有路就去走。大有社區協會成員總是自稱為「一群憨人」,只要有希望就會去嘗試,就算失敗也值得。正是出於這股傻勁,即使對社區營造零概念,因此只能申請到比預期少一半的經費,也拚出一座得獎公園;即使生物炭商機幻滅,卻沒想過放棄,因而誤打誤撞才種出金碳稻。

台灣非常多鄉鎮都有社區再造組織,或許做的事也大同小異,但能真正將社區上下凝聚起來,有共同的願景,卻並不容易。或許,大有社區的這兩個特色,正是許多社區營造組織應最優先投入的事,最終才能讓社區再生的推動,事半功倍。

圖說框

大有社區商業模式與轉型藍圖
大有社區商業模式與轉型藍圖

大有社區重建俗稱「籠仔」的「貓鄰」小屋,相傳昔日平埔族未婚女子會住在小屋內,透過小窗偷看外面經過的男子,如看對眼就開門讓男子進屋「試婚」,大有借此將傳統文化營造成社區特色。(照片來源:大有社區發展協會提供)
大有社區重建俗稱「籠仔」的「貓鄰」小屋,相傳昔日平埔族未婚女子會住在小屋內,透過小窗偷看外面經過的男子,如看對眼就開門讓男子進屋「試婚」,大有借此將傳統文化營造成社區特色。(照片來源:大有社區發展協會提供)

大有社區每年接團導覽約300車,成主要收入來源。(照片來源:大有社區發展協會提供)
大有社區每年接團導覽約300車,成主要收入來源。(照片來源:大有社區發展協會提供)

大有社區重視長者傳承,經常辦活動凝聚社區感情。(照片來源:大有社區發展協會提供)
大有社區重視長者傳承,經常辦活動凝聚社區感情。(照片來源:大有社區發展協會提供)

借由場景重建,成為推動體驗活動的最佳場域。(照片來源:大有社區發展協會提供)
借由場景重建,成為推動體驗活動的最佳場域。(照片來源:大有社區發展協會提供)

撰文:周玉文

文章來源:社會經濟入口網

關於社會經濟入口網:

民國103年2月17日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升格為勞動部,其所屬三級機關職業訓練局亦改制為勞動力發展署(Workforce Development Agency),以「開拓就業新氣象,創造勞動新價值」為使命,秉持「促進勞動力發展」的工作原則,從「調整人才培育機制、優化產業人才結構」、「強化人才訓練體系、協助職能轉換提升」、「善用海外專業人才、以利產業國際連結」三方面,擘劃國家勞動力發展政策,進而提升國家經濟發展及競爭力,以符合世界勞動市場的趨勢。
 
勞動力發展創新中心為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所屬單位,配合政策及社會經濟環境變遷需要,以創新、專業與效能為核心價值,辦理勞動力創新發展事項,期對國內產業面及人才提升有所助益。為推動與民間合作發展社會經濟與推動社會企業相關任務,運用多元就業開發方案及培力就業計畫等工具,並研究結合創業貸款資源或創新補助模式,協助社會企業暨社會創新組織育成、培育相關人才並創造就業機會。

{{ language == 'en' ? 'more cases' : '你可能會感興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