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窮救經濟有方法,不容易卻有意義

2020-05-12
{{ (language == 'en' ? 'Social Innovation Organization' : '社會創新組織')}}
Taiwan Social Enterpris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Society
社團法人台灣社會企業創新創業學會
10058
{{ (language == 'en' ? 'No Poverty' : '終結貧窮')}} {{ (language == 'en' ? 'Zero Hunger' : '終結飢餓')}} {{ (language == 'en' ? 'Quality Education' : '優質教育')}}
貧窮救經濟有方法,不容易卻有意義

我們常脫口而出「貧窮人口」、「底層階級」、「弱勢族群」、「邊緣社會」,總不經意的以為是他們是一樣的人群、一樣的生活狀況,雖然她們常常擁有相同的表徵—貧窮低階,但是卻很可能源自不同的社會或經濟原委;如果細究這些族群的背景條件與人生歷程,常常有許多出人意表的理由與弱勢過程,即使有心想為他們做些有正面改善的扶助行動,卻因為不夠深入的了解,伸出的友誼之手未必有想像中的效果。

社會融入障礙下的貧窮與弱勢

造成貧窮的原因千百種,總的來說他們面臨倆方面的障礙原因,致使貧窮者難以融入主流社會度,分別是「社會結構障礙」與「經濟嵌入障礙」。

(1) 社會結構障礙存在於:都市與鄉村的公共基礎建設差距、族群生活方式與價值觀不同、家庭結構不健全以致缺乏照顧與培養、先天性個人身心狀況等,諸多會區別個人使用與享有社會資源的不相同,愈是無法如一般多數人的享有社會資源者,愈容易成為社會邊緣、弱勢或少數社群。

弱勢者未必貧窮,但是長期的弱勢必然會促成更多的資源貧窮。

​(2) 經濟遷入障礙則源於:工商產業更迭與外移,造成既有專業技術不適,工業自動化簡化人力,社區(會)經濟蕭條致使就業減少等,屬於就業技能調整方面的困擾。因為收入變化與減少,直接衝擊家庭經濟。

長期的經濟不足,又會驅使個人或家庭走向社會邊緣,成為社會弱勢。

在前一篇 吠文中放言「底層社會救經濟」,為求避免自己也是簡化思維,所以文中先剖析貧窮線下的底層社會,也有三個階層--求生存、改善生活、自我投資,他們各自有不同貧瘠程度的生活狀態與心理動力;才敢大膽的說,尤其是第三階層比較接近「主流—貧窮」線的自我投資階層族群,他們有強烈主動的追求改變心理,會相當積極努力工作、寧願挨餓也設法學習能夠進入主流社會的工作技能,就是希望獲得翻越貧窮線的常態性工作機會與收入,如果提供適時的支援與機會,不僅讓他們自己改變貧窮狀態,也會創造新增的經濟產出;但是,大前提是這些人確有”意願”與”技能”。

脫貧的泥沼與奮鬥力

確實,脫貧有其根本的環境困局,讓身在該社群中的人或組織,也不知如何克服,但是有心人仍然可以看到即使一絲絲的資源條件,下一步就是如何為不同條件的群體或個人,設計適合的構想與輔導執行的過程。

首先,我們還是先剖析不同狀況的貧窮社區(群)的內部狀態。作者用社區(群)所具備的「脫貧動力」,以及社區成員獲得新技能與經營力的程度,據以區分四種貧窮或弱勢狀態的社區。

脫貧動力(transformation motivation)

可以用四方面行為觀察貧窮族群的本身求變的心境,是否有轉變貧窮地位的內部動力,包括:成員與族群內的動機,外部支援系統的態度,內外部資源投入的持續性,族群內部的利益共享性(集體意識程度),以上各項指標分數愈高,代表這個特定族群在貧窮線位階愈高,愈是肯自我投資翻越貧窮邊界。

技能引進(capability empowerment)

同樣也可以四項學習行為指標,評估貧窮者學習轉換技能的潛力,包括:個人身心智能條件,基礎教育與科技程度,移轉技術在地化,自主經營組織;指標分數愈高代表貧窮者與在地組織,能夠與外來技術產生良好的學習互動,甚至建立能夠自主經營的持續性系統。

轉變貧窮的四項途徑與開發策略

外部扶助機構希望建立雇用貧窮者的社會企業,或者幫助他們在地創業,都必須先充分理解,貧窮者的能力條件與在地環境的支援動力,利用這兩項指標可以區分出四種開發在地經濟的途徑。

諮詢引導—在地自主經濟

當社區(群)成員共識性高,想引進外部資源與技術,帶動社區經濟發展,而在地人力亦擁有相當的學習能力與發展鄉里意願,但是欠缺外界工商投資與消費力,此時通常都會邀請外界專家意見,因為工商業進入意願低,而且會以自身利益為重,所以多數不再與大企業聯繫,社會企業或社區經濟就成為他們的新試點。

這時我們便會以社會設計 (在地需求與在地條件適應) (註1)、簡約設計(盡量採用不需大投資的簡化流程與產品概念)、綠色原則(不破壞環境與社區生活)等概念,採取我們的專業步驟(註2),逐步的從環境認識開始走入社區意識,掌握他們的需求與既有技能或資源特色,再導引出他們有參與性的發展目標與策略。

大原則是為在地組織既有有的團隊力量,注入一些有在地考量的創新思維,提升他們的經營技能,經由他們的集體決策設立目標、成立組織、計劃行動步驟,開拓市場,然後輔導組織便可以撤離,保持平常性諮詢互動即可。

連結借力—合作走入新局

想當多的社區受到人口外移基本建設不足等原因,即使居民有相當意願與集體共識要發展在地經濟,吸引回鄉或新居民移入,但也難以引入外部資本、技術、與企業組織,這時只有先確認自己有何特色文化、或農業與農產加工手藝,先設定本鄉所擁有可完整呈現的產品、文化、旅遊服務等,再設法與外部的組織合作,藉由他們的服務、銷售、生產等經營活動,將產出帶給不易接觸的消費市場。

當然,重要的是社區產出能否與合作廠商,產生理念與經營效率上的互利關係,這也是外來諮詢者的工商社會關係,另一個難以意料的價值貢獻。

例如我們在雲南中甸(香格里拉)山區裡的痲瘋病村,為在地病友的後代,引入的手工皂、高山蜂蜜品與技術,試圖創造在地的手工藝工作機會,但是鑒於在地人與外界社會長久隔離,無法與外部市場維護合作關係,輔導者就必須花費長時間的市場對象嘗試與居中搓合,必須藉助合作機構,將該社區有特色(當然也有社會成見的包袱)的產品銷售出去。

母雞效應—成功案例擴散

當社區成員彼此間沒有共識,甚至有不同的否定意見,輔導者首先須確認邀請自己進入的機構或個人,是否為可信任、對社區有分享意念的良好扶持對象,確認後才可以展開輔導;通常符合前述條件者,心態開放學習力也比較強,只是欠缺多數社區成員的支持助力。

此時也不要氣餒,集中力量就輔導對象所擁有的資源條件,為他量身訂做一套可以幫助他的產品製作與銷售系統,由於一開始的組織規模較小,輔導協調的負荷也小,技術學習單純容易,所以相對的輔導成功可能性也較高,一旦進入穩定經營狀態,就可以逐步吸引觀念不排斥與目標不衝突的成員加入,一者不用口舌說服,二者是逐步擴張,沒有立即的業績壓力,輔導過程障礙少。

例如我們在泰國北部山區,為一所華文學校建立雨水接收系統(飲用與洗滌雙系統),連輔導對象本身內部都有不同意見,我們就要求給我信任讓我們放手去做(當然甚至我們自己出錢買材料),一但大家拿到乾淨免費的水(本來每個月要二萬台幣買飲用水,洗滌水髒污不堪),所有的懷疑與被動心態就立即轉變,此時,也可以放心撤出,讓他們自己走下去,因為技術案例已經存在。

慈善誘導—救濟購買勞動

在烏干達農村,幾乎每個以母親為中心的家庭,可以擁有一小塊農地,所有生活所需就只能靠這塊地上的農產,所以他們就家家種植玉米跟青香蕉(剝皮後烹飪食用) ,這些可以日日有的收取食用的作物。就生活方式而言,他們幾乎是處於採集農業階段,即使有點咖啡豆種植,也是小量低價,不足以作為現金收入來源。這裡的農民活在沒有金錢貨幣的世界裡,所以也就不會有工商業。

他們是貧窮的最底層--赤貧,他們沒有未來期待、沒有行動組織、連改變是甚麼都沒能力想像。唯有接受外部救濟時,才能獲取衣鞋文具等物資。

輔導者在這裡要完全放掉,引進或輔導任何跟外界交易往來的商業構想,唯有先從日常生活所需,如:食物衣鞋及居住條件等,展開自力生產與服務的技藝訓練,尤其食物多樣性與衣鞋的在地製作,先創造窮人間彼此服務內部市場,即使用以物易物(barter)的交易方式;甚至將救濟品當作初期非貨幣購買力,誘導貧窮者動起來、做別人需要的服務、體驗交易可以獲取生活物資的道理,先建立以貧窮農村為對象的社區經濟系統建構,才有條件談如何與都市區只留社會的經濟接軌。

結語—開發貧窮經濟力是現今社會挑戰

不論是人道的社會公平,或現實的經濟發展成果,當既有經濟展現鈍化現象時,朝向更高更好更優質的科技產品科技發展,固然是必須要走的路—為人類探索更舒適生活,但是受惠的是有消費力市場,而且必須是汰換舊產品改買新產品(即使舊產品仍堪用),也激化自然資源的過度消耗與垃圾壓力。

但是,換個角度想,人類社會有幾乎六成人口,沒機會沒能力購買一般工商產品,也沒辦法加入社會生產,不論就生產與消費兩端都是社會的損失嗎?

貧窮社會是新經濟的來源,是我好喜歡說的一句口號,不僅是因為人道上的必要,更是懂得藍海策略(註3),或對非市場的創業智慧的肯定。

來吧,任何覺得生活很苦悶,未來很灰暗,世界沒公義的人,不論你的身分、地位、年齡或專業,都可以出門到陌生的國度社區走走,看看別人的弱勢或者貧窮,你就知道我們可以出去作點貢獻與付出的,我們實在沒有苦悶的權利。看看別人連為何努力都不肯定,但是永遠有個祈求-吃的飽、活得安定,你就知道希望是甚麼。

 「貧窮救經濟」不是冷言瘋語;唯有忽略或鄙視它的,才是罔顧現實社會簡單道理。

附註:

註1. 社會設計(social innovation)

具有多層面意義,有著強調依使用者社會條件而設計;為社會少數或弱勢者問題而設計;具有社會價值的設計原則等。日後將在其他文章中補充說明。

註2. 社區經濟輔導過程

(1) 田野觀察:社區環境與生活空間/ 建築與遺跡/ 技藝與出產物/文化典故/ 在地生活體驗。

(2) 社區對話:與主要成員會談,確認社區環境與人文資源特色。

(3) 構想建議:輔導機構內部分析並提出初步構想,再次會談修正。

(4) 規劃與組織:共同提出執行計畫與長期組織運作架構。

(5) 經營模式設技:邀集內外部專家與特殊資源,參與行動規劃。

(6) 執行與修正:外來技術與在地,直到社區團隊可以全然接手。

​註3. 新藍海策略

​接受藍海策略的觀念,認為尋找人類新需求是避開既有市場日趨激烈競爭的有效策略,但尋找新需求有兩種途徑,一是經由知識與技術創新,開發更高等級更新功能的產品,激發消費者對更高端產品的需求,另一種方式則是尋找沒被重視與被服務的人群。

官方網站:http://www.seietw.org/

{{ language == 'en' ? 'more cases' : '你可能會感興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