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 'en' ? 'TCHAR CO., LTD' : '光泰環能股份有限公司')}}
{{(language == 'en' ? 'Social mission' : '社會使命' )}}
因應極端氣候風險,全世界都在尋求因地制宜的淨零解方。臺灣以農立國,土地與農作物、社會文化的關係緊密,也唯有健康的土壤才能帶來好的食物、棲地環境進而維持生物多樣性。
然而,從農有多難?真的好難。一位農民夥伴這樣對我們說。
農業不僅要直接承擔極端氣候的風險,如愈來愈難預期的強颱、乾旱、水災、寒害等,更要面對政府的政策、產業轉型、缺工以及農村消滅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往往都不是一時半載就能夠有所改善的。
在面對巨大的結構性問題下,光泰決定,做我們能做的,我們「從土開始」。
光泰觀察到,臺灣土壤酸化面積高達30萬公頃,在酸化土壤上種植農作物,會抑制作物根系發育,容易形成老小樹,老僵苗,根系發育不良吸收功能降低,長勢弱,最終導致產量降低。 再者,酸化土壤地塊作物長勢減弱,抗病能力差,容易害各種病蟲害,因此農業夥伴就不得不增加農藥用量,同時也會導致農業投入成本增加,造成惡性循環。
以及臺灣的農業廢棄物問題,107年高達507萬公噸的農廢,其中以禽畜糞、稻桿、稻殼、果樹枝條、廢菇包為主要大宗資源,這些廢棄物若沒有經過循環經濟的思維,從源頭思考如何進行再利用,往往就地焚燒,就地掩埋,造成空氣污染,成為環境的負擔。
光泰環能引進德國技術,以熱裂解製造具有國際標準的生物炭,作為土壤改良劑應用於農田,不僅能讓農業剩餘資材得以再生,更能形成生物炭碳匯,降低溫室氣體,吸引大企業與投資者目光,提升臺灣農業價值。
{{(language == 'en' ? 'Business' : '營運模式' )}}
光泰環能總經理彭俊明先生領導之技術團隊,自2015年起即對臺灣廢棄物未能妥善處理及去化問題進行研究,除盤點廢棄物種類及資源外,同時評估廢棄物處理所面臨之環境與工程風險,尋求符合國際標準及國內外工安環保法規之對應準則,盼能將原先產生廢棄物之線性經濟路徑,優化為循環經濟解決方案。
光泰環能將於2024年,建立台灣第一個工業等級的國際標準生物炭生產示範基地。
短期營運目標:落實光泰環能生物質循環產業供應鏈,並穩定產出高標準、高品質的生物炭以及碳移除量。
中期營運目標:在臺灣本土產出每年1萬噸的碳移除量。
長期營運目標:成為臺灣重要碳移除來源,以自然解方為基礎,目標2030年百萬噸碳移除量。
我們從農業大縣:雲林出發,發起「EBC生物炭碳匯先行者聯盟」整合農業產銷淨零轉型需求,以生物炭為核心,包含雲林縣在地農業含台西鄉全民牧場(與綠野能源)、台西鄉台灣海口農糧生產合作社、西螺鎮有朝一日西螺小農、斗六市大川文旦、水林鄉微醺農場、古坑鄉淺山植藝工作室、古坑鄉享邑農夫咖啡皆簽署合作備忘錄,響應加入生物炭碳匯應用計畫,從生物炭到生物多樣性,建立台灣首個以符合國際碳移除市場標準之生物炭為核心,因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衍生ESG環境、社會及管理之創新技術商業模式。
除雲林地方農業支持外,光泰環能更與南投縣珏如教育農園、台中逢甲大學綠能中心簽署合作備忘錄,進一步以農業淨零、永續發展為核心,攜手培訓低碳農業人才、綠能人才,及研究生物炭於生質氫能發展的可行性。2023年11月已獲中科管理局同意進駐中科數位多元共創圈,進駐計畫具備淨零及數位工具應用外,方向符合前瞻效益願景及ESG議題。台中華驛科技為醫療塑膠射出業,在面對淨零及ESG的產業轉型壓力下,與光泰環能簽署合作備忘錄,將共同進行生物炭低碳產品的設計與研發。
除了產業面的應用,光泰環能與在地青農及非營利組織合作,在國內首先創立「進擊的綠姖人」女力綠領培訓課程,並申請登錄聯合國SDGs專案,以”Leave no one behind ”為出發,將淨零知識帶給女性。透過淨零知識串接、培力工作坊等方式,透過更積極的面向,來達到氣候公正轉型以及實質的平等。
{{(language == 'en' ? 'Current status' : '現況與年度成果' )}}
1.核心團隊:多元跨域人才
光泰環能總經理彭俊明先生領導之技術團隊,自2015年起即對臺灣廢棄物未能妥善處理及去化問題進行研究,除盤點廢棄物種類及資源,更評估廢棄物處理所面臨之環境與工程風險,尋求符合國際標準及國內外工安環保法規之對應準則,盼能將原先產生廢棄物之線性經濟路徑,優化為循環經濟解決方案。團隊成員背景異質性高,工作經驗橫跨產官學研與非營利組織,皆懷抱地球減碳的使命。
2.國際認證:臺灣第一家Puro.earth碳移除供應商
Puro.earth 是全球第一個的工程碳移除信用平台,注重生物炭的碳移除潛力,並發表Puro.earth的生物炭方法學讓供應商依循。Puro.earth碳移除標準已取得國際碳減排和抵銷聯盟 (ICROA) 認可,並根據Puro標準對供應商進行認證,所有碳移除量由第三方獨立驗證並頒發CO2去除證書 (CORC)。光泰環能了解國際碳移除憑證市場趨勢,深知臺灣企業不能落後,於是在2023年與Puro.earth建立夥伴關係,成為臺灣第一家登錄在此平台上的碳移除供應商,更已依據Puro標準提供資料,規劃進行第三方驗證審核,預計在2024年將臺灣生產之自然碳匯放上Puro.earth交易。
3.淨零技術:台灣第一台國際碳移除設備
引進「PX熱裂解炭化系統」,命名為─Formosan Salamander臺灣山椒魚號。該系統為世界炭化技術領導品牌所設計,採用熱裂解碳捕獲和儲存技術(Pyccs)生產生物炭且儲存碳匯,更於2021年獲得EBC歐洲生物炭驗證認證。透過Pyccs,實踐能源再生,移除大氣中二氧化碳、減少溫室氣體生成,降低氣候變遷風險。而光泰環能以氣候、環境及工程風險評估技術為核心,建構臺灣生物質循環產業鏈,並持續與德國技術、標準驗證機關深度合作,為臺灣循環經濟注入新動能。
4.建立亞太區第一座負碳科技園區
規劃於中部科學園區成立「亞太區第一座負碳科技園區」:
短期目標:落實生物質循環產業供應鏈,穩定產出高標準、高品質的生物炭以及碳移除量。
中期目標:在臺灣本土產出每年1萬噸的碳移除量。
長期目標:成為臺灣重要碳移除來源,以自然解方為基礎,目標2030年百萬噸碳移除量。
{{(language == 'en' ? 'Social influence' : '社會影響力呈現' )}}
SDGs 5 性別平等、SDGs 12 循環生產、SDGs 13 氣候行動
2023.07 |培力9位受暴力對待之婦女認識「淨零碳排」、「碳移除」,並以生物炭結合苔球手作,移除約20公克之二氧化碳。
2023.08 |培力30位農村婦女認識「永續發展」,並以生物炭碳移除技術為核心,舉辦手作體驗活動移除約96公克之二氧化碳。
2023.09 |媒合畜牧業與農業夥伴,將沼渣回歸入田,達到循環再利用之目的。
2023.10|攜手11家農友、農企、科技業等組成「EBC生物炭碳匯先行者聯盟」,宣誓將聯手運用生物炭技術處理農業剩餘資材、塑料包裝廢棄物等以促其再利用,創造臺灣第一批國際級生物炭碳匯。
2023.11 |參與逢甲大學第一屆永續生活節,2天共觸及約624人次,使其認識「生物炭碳移除技術」(B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