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 TiC100 自動碳盤查 助力淨零永續
由 碳行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發起

提案緣由
計畫發想初衷與願景
鑒於全球綠色浪潮的推進,上市櫃公司與金融機構自 2024 年起將依特定產業或資本額規模分 4 階段揭露溫室氣體盤查,範圍涵蓋範疇一與範疇二。雖然範疇三(非組織可控的間接排放)尚未納入台灣規範,但其碳排量占非製造業者總排放的 8 成以上(E.g. 品牌商與零售商等),許多企業已自主制定減碳計畫。針對範疇三盤查,目前面臨估算、追蹤與量化上的挑戰。透過數位軟體工具的導入,企業可數據化內部資料,提升碳盤查的精準度與效率,並更有效對應 ISO14064 和 ISO14067 的規範。
範疇三盤查對企業的重要性與急迫性
政策驅動 - 金管會規範:金管會對上市櫃公司提出更嚴格的永續揭露規範,企業須提交範疇一、二以及最新的範疇三排放資訊。2023 年,金管會依據國際財務報導準則(IFRS)發布永續揭露標準藍圖,要求企業在永續報告中新增 S1(永續財務資訊揭露)和 S2(氣候相關揭露)內容。自2026 年起,企業將依資本額大小,分階段完成範疇一至三的溫室氣體盤查。
市場需求 - 供應鏈要求:台灣目前政策僅要求範疇一、二的揭露,但其實很多國際大廠對碳減排的需求已涵蓋範疇三!例如:TESCO 訂於 2032 年前將範疇三排放量減少 39%,並計劃於 2050 年達成整體價值鏈淨零排放;Apple 則指出,其範疇三排放佔總排放 90%以上,並設定 2030 年全供應鏈達成 100% 碳中和的目標。這些需求推動企業加速範疇三的排放盤查,以符合供應鏈期待和國際競爭力。
全球趨勢 - 國際政策驅動力:荷蘭企業署規定,從 2024 年 1 月 1 日起,若企業組織擁有 100 名或以上之員工,需報告員工的商務旅行和通勤數據,包含員工所公司行駛的總公里數的年度報表,含括運輸類型和燃料類型的公里數,並且需要區分是通勤或商務的移動。
上述說明突顯範疇一至三在量化上的挑戰與急迫性,而在範疇三的盤查項目中,甚至有超過九項直接或間接與交通相關,而範疇三有極大部分項目需來自供應鏈提供數據(上下游購買資本貨品、租賃資產等),但小型供應鏈廠商多半無自主盤查能力,因此,以下為本公司所推出的「兩項產品、一項服務」,期待能滿足企業大多數盤查登錄需求,協助達成減碳目標,同時培育員工的永續理念與知識。
1. Carbon Walker 應用程式:
應用程式自動量化個人交通碳排放,並通過多項激勵機制提升使用者選擇非機動運具的比例。
2. Carbon Walker 碳管理系統(AI 全領域盤查登錄):
為企業提供針對交通相關項目的碳排放盤查服務,以協助應對政府和供應鏈的碳揭露要求,並支持企業達成特定的 SDGs 目標。
3. 員工交通永續教育課程:
舉辦永續教育課程,提高員工對於交通或日常減碳的認識,促進企業內部的碳減排行為。
需求區域
減碳已成為全球共識,無論政府或民間,都需為永續家園目標努力。對企業來說,盤查碳排放是實現有效減碳的重要一步。碳行者科技推出的 Carbon Walker 產品,旨在優化全台灣企業的碳排放盤查方法,並致力於量化交通相關項目的碳排,協助達成減碳目標。
專案規劃
Carbon Walker 軟體功能與特色
1. 一般個人交通即時碳盤查:透過團隊自主設計的專屬演算法與定位系統,使用者只需啟用手機的「定位」與「網路」功能,即可自動判定所採用的交通工具類型,同時精準計算其交通碳足跡。這些數據將即時呈現在個人軟體頁面,方便使用者隨時掌握、並管理自身的交通環保行為。
2. 激勵功能:為了鼓勵企業員工與大眾更積極地選擇低碳交通工具,我們設計了一套獎勵機制,將旅程中的碳排放量轉換為積點,用戶可在內建商城中兌換商品。同時,社群功能也提供個人與群體的減碳行為排名,並支持邀請好友共同參與減碳挑戰,藉此提升互動性與合作感。
Carbon Walker 碳管理系統功能與特色(AI 全領域盤查登錄)
1. 交通項目碳排放盤查:透過企業推動員工使用 Carbon Walker 軟體,可精確獲取員工的交通相關數據與碳足跡。結合企業員工自主提供的關鍵資料(E.g. 住家地點、公司地址等),系統能自動將交通碳排放數據分類為員工通勤、商務旅行、上下游運輸及其他交通項目,實現碳排放的精細化管理。
2. 自動化單據解析與碳排放計算:系統結合 AI 模型的多模態處理技術,支持交通單據與油單發票的自動文字提取功能。企業只需上傳相關票據,系統即可快速解析內容支援多種單據,並根據提取數據自動計算交通碳排放量。此功能顯著減少人工操作負擔,提高數據處理效率。
3.碳排放自動計算:系統內建碳排放計算模型,根據 ISO 14064 標準與環境部「產品碳足跡資訊網」中碳足跡資料庫的資料,自動匹配不同能源與交通方式與盤查項目的碳排放因子,計算範疇一 (Scope 1) 與範疇三 (Scope 3) 的碳排放數據。
4. 員工管理系統:數據以視覺化方式呈現,包括圖表、指標及趨勢分析等,並詳細展示如員工出差情形、出勤紀錄,以及企業交通車各路線的使用率。系統支持數據精準到單位及個人層級,並提供靈活的自定義視圖功能,讓企業根據需求進行深度數據分析,滿足特定報告及決策需求。
5. 一鍵生成碳排放報告:
系統提供便捷的數據下載功能,企業可直接導出碳排放相關數據,用於撰寫永續報告書及規劃減碳措施。此外,還可生成月度及年度減碳績效報告,幫助企業量化其永續行為,展現環保成果,為未來減碳目標提供決策支持。
員工教育講習
我們提供針對不同規模企業的教育講習服務,重點在於碳盤查和管理的基本知識普及。
商業模式
1. 目標客群
2. 營收模式
本產品以 SaaS 系統訂閱制為販售基礎,提供企業碳盤查和管理的完整解決方案。我們的服務包括直接銷售和間接銷售兩大主軸,目的是協助企業進行全面的碳排放管理,並提供相應的教育和技術支援,以因應各類型客戶的需求。營收主要來自訂閱費用和顧問服務費,並根據客戶規模和需求提供不同層級的服務,實現靈活的收費模式。
*直接銷售服務
直接銷售服務包含員工教育講習和碳盤查服務兩個主要部分組成,旨在幫助客戶提升內部對碳管理的認知和實踐能力,並且可以根據企業所需服務提供不同的方案。
(1) 員工教育講習
提供針對不同規模企業的教育講習服務,重點在於碳盤查和管理的基本知識普及。
(2) 碳盤查服務
a. 標準方案:基礎碳盤查服務
· 基礎範疇三自動碳盤查(通勤、差旅)
· 基礎碳盤查可視化系統(包含系統建置)
b. 專業方案:
· 進階範疇三自動碳盤查
· 進階碳盤查可視化系統(包含系統建置)
c. 旗艦方案:
· 全面碳盤查與管理
· 客製化自動盤查項目
· Carbon Walker AI 全領域盤查登錄系統
· 報帳與人員管理系統
*間接銷售系統
間接販售系統主要針對碳盤查管理顧問與系統商,藉由導入既有系統或是以純粹工具型態進行出借進行營利,不提供直接的盤查服務。分為以下兩種:
a. 已有自身系統的盤查顧問業或系統商:將協助整合並優化現有的碳盤查系統,使其更加符合企業的碳減排目標。
b. 不導入系統的企業:此類企業可使用我們的獨立工具,針對自己的客群進行個別的碳數據管理。
社會效益-產品優勢:
1. 數據自動化:突破傳統碳盤查系統的限制,實現部分領域的完全自動化數據收集與登錄。
2. 降低人力資源:通過自動化的流程設計,顯著降低人力資源的投入,讓企業能夠將人力資源集中於更具戰略性的任務上,從而提高整體運營效率。
3. 數據準確化:本產品使用最原始的使用資料進行數據分析技術,以確保收集到的碳排放據準確可靠。幫助企業提早診斷出實際碳排熱區,避免誤判情勢。
4. 共感化:以往企業減碳措施大多無法將其精神擴展到基層員工,藉由將 Carbon Walker AI 全領域盤查登錄系統融合過往 Carbon Walker 軟體的相關積點兌換設計與員工實際參與盤查申報過程,將能提升全體員工永續意識以及改變交通工具的動機,並有望順勢提升企業形象。
5. 環境效益:融合過往 Carbon Walker 軟體,將可影響公司內部人員與大眾,若每人原本使用機車通勤來回 3 公里,轉為使用大眾運輸通勤,1 日內可將近減少 5244kg 碳排(92,000 員工數 - 113 年 3 月以日月光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總員工數為舉例),一個月可將近 157,320kg 碳排放,並且藉由個人直接參與碳排申報流程,增進實際參與感。
現階段成果與未來目標規劃
1. 技術驗證:
團隊目前舉辦過兩次測試,共召集了近百位的成大學生進行受試,透過數據結果,增進演算法判斷精準度,也於成大舉辦測試的公開發表會,並邀請 30 位以上的教授及學生參加,以擴大產品在不同領域、年齡層使用者的知名度。同時,透過環境部引薦,本團隊得以在兩場超過 120 人的活動中介紹產品,進一步提升市場認知度。
2. 接洽潛在合作對象與客戶
團隊與成大永豐銀行、台達電子、KPMG 及汎宇電商等潛在目標客群進行洽談,過程中除了與其進行意見交流外,也已開始著手進行初步洽談,探討雙方對於軟體的進度與合作可能性,同時增加軟體在客群中的知名度。此外,團隊也已經與許多環保產品商家進行產品曝光相關合作(綠印生活、好日子 agooday 等),成功舉辦抽獎活動,以此擴增產品與團隊在民眾心中的曝光度。
3. 社群媒體
在社群媒體方面,團隊目前已有產品官網,並建立產品的 Facebook、Instagram 以及 Threads 等社群帳號,目前 Facebook 已經有超過千人追蹤及分享,目標於 2025 年底前達到 5,000 位以上的追蹤人數。針對產品官方網站,團隊已於超過 10 個說明會及競賽中發布相關內容,而團隊也將持續進行官網優化,提供更詳細的產品介紹。透過上述的行銷策略實施,期望能有效提升軟體的市場曝光和專業形象,並開拓潛在的合作機會,為實現減碳、盤查的目標打下堅實的基礎。
4. 未來三年規劃目標
提案對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影響
1. 目標 8-尊嚴就業與經濟成長:
(1) 推動企業導入綠色經濟模式,提升資源生產力,減少浪費與污染。
(2) 促進企業落實永續發展責任 (CSR) 與循環經濟,推動綠色產業轉型。
2. 目標 11-永續城市與社區:
(1) 推動智慧與低碳城市發展,鼓勵企業與社區採用可持續基礎設施與綠色運輸模式,提升城市宜居性、並降低環境衝擊。
3. 目標 13-氣候行動:
(1) 鼓勵企業與個人落實科學減碳行動,降低碳排放並加速低碳經濟轉型。
(2) 推動氣候風險管理與碳減排行動,透過科學碳盤查與數據導向決策,強化企業永續競爭力。
-
專案持續更新中
-
2025-05-11案件正式審查通過
-
2025-05-10審查中
-
2025-04-222025 臺灣國際塑橡膠原料暨複材應用工業展-參展審核通過
-
專案持續更新中
-
2025-05-11案件正式審查通過
-
2025-05-10審查中
-
2025-04-222025 臺灣國際塑橡膠原料暨複材應用工業展-參展審核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