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生活 促進平等 永續城鄉

2025 TiC100 智慧醫療走進偏鄉

由 云磐淞科 NOVATERA 發起

2025 TiC100 智慧醫療走進偏鄉

提案緣由

壹、現有社會議題及解決方案

緣起:

隨著社會醫療技術日益精進,社會高齡化與特殊照護需求快速上升的同時,各種罕見疾病的幼兒因為醫療技術的進步而保全生命。因此除老年人口外,幼年期特殊需求族群(如自閉症、腦性麻痺(Cerebral Palsy)、發展遲緩(DD)、脊髓肌肉萎縮症(SMA))亦面臨復健與長期功能訓練的迫切挑戰。根據衛福部資料,台灣每年3至5萬人腦中風,其中六成以上需長期復健;同時,兒童肌肉骨骼發展障礙與神經性疾病診斷比例也逐年上升,凸顯跨年齡復能資源的嚴重不足。

目前市場上仍嚴重缺乏同時兼顧老年人與特殊兒童照護的智慧化訓練產品與平台。多數復健輔具設計未考量年齡適應性、操作直覺性與照護者支援負荷,導致使用門檻高、依賴專業場域,不利於居家長期訓練。

偏遠地區更因資源分配不均,導致城鄉間出現明顯的照護落差,使得中風復健者、肌少症長者、小兒麻痺兒童與自閉症兒童難以獲得持續且即時的復健回饋與進度追蹤。

因此,本計畫致力開發一套跨年齡、跨障別AI智慧復健平台,以科技整合動作偵測、個人化訓練指派與專業回饋機制,降低醫療成本,減輕照護負擔,並透過數據化與遠距追蹤技術,縮小貧富與地域所造成的復健資源落差,促進社會照護公平與永續發展。

企劃宗旨:

本社會創業企劃致力於打造一套高可近性、高回饋性、跨年齡適用的AI智慧復健解決方案,協助改善台灣在老年與特殊兒童照護領域的復健資源失衡問題。我們以科技導入社會福利為核心價值,融合醫療專業、人工智慧與數據追蹤技術,建構一個兼具實用性與永續性的智慧復健平台,服務中風患者、肌少症長者、自閉症與小兒麻痺兒童等多元使用者。

需求區域

根據資料,復健機構在台灣的分布不均衡,台北市擁有較多的康復之家,而其他縣市則相對較少 。這顯示出不同地區在復健資源上的差異,需針對各地區的特性進行資源配置與服務設計。因此我們的AI平台針對醫療稀缺之偏鄉來補足城鄉差距資源,並且可以協助照護者及家屬照護及復健問題。

專案規劃

參、計畫目標與規劃

一、專案目標

本專案的核心目標是透過AI智慧復健平台,提供中風患者、肌少症長者、自閉症與小兒麻痺兒童等多元使用者一個可持續、無穿戴裝置的復健解決方案,並進一步實現醫療資源公平化。專案計畫將從初期測試、社會試點到全面推廣,逐步擴大服務範圍,推動健康與福祉、消除不平等及友善社區等永續目標。

 

二、專案階段與時間表

階段 預定時間 主要任務與里程碑
階段1:需求分析與市場調研 2025年Q2 ●完成偏鄉地區及其他目標區域的需求調研
●進行競爭對手分析與技術研究
階段2:技術開發與平台設計 2025年Q3-Q4 ●完成智慧復健平台初步開發與內部測試
●整合AI手勢辨識與ROM動作評估模組
●建立後台資料庫與安全防護設計
階段3:試點計畫與合作夥伴對接 2026年Q1 ●與醫療機構及長照中心合作,進行小範圍試點
●蒐集用戶反饋,優化功能與使用介面
階段4:擴展與全面推廣 2026年Q1-Q3 ●擴大平台服務範圍至其他區域(北部、中部、東部)
●建立社區復健中心與合作網絡
階段5:市場推廣與資源整合 2026年Q4-2027年 ●開展全台推廣計劃
●與政府及保險機構合作,推動補助政策與商業合作模式
階段6:持續優化與技術升級 2027年起 ●持續優化AI技術、數據分析及遠距監控系統
●擴充復健領域至帕金森、術後復健等新模組

肆、行動方式

一、計畫時程

階段 時間 行動內容
試驗階段 2025年Q2~Q3 ●完成北部偏鄉地區中風與特殊兒童復健需求調查
●進行第一版平台開發與功能模擬
●與照護中心/診所簽署試點合作意向書
導入與試點 2025年Q4 ●啟動5個郊區據點試點(2家長照機構、2家診所、1所特教學校)
●蒐集使用者數據與回饋
●執行首波B2C家庭用戶試用計畫
市場擴展 2026年 ●擴展服務至台中、台北、花東地區
●啟動企業/基金會合作,進行場域部署與品牌推廣
●完成第一階段資金募集
全台推廣 2027年起 ●形成智慧復健網絡,連結醫療、教育與社福單位
●擴大模組服務種類(如帕金森、術後康復)
●建立API對接大型醫院電子病歷系統

 

二、商業與獲利模式:

本專案採用多項收入商模,以家庭訂閱、醫療授權、機構租賃、數據分析服務及異業合作為核心,建立可規模化、穩定成長的商業模式。目標為在3年內達到損益平衡,並形成高留存、高毛利、高社會價值的永續經營模型。

1、營收來源

模式類別 說明 預估獲利潛力
B2C訂閱制 提供患者或照護者使用的雲端復健平台服務,含AI指導、歷程追蹤、訓練建議功能。 ☆收費NT$180~300/月,用戶越活躍,留存率越高,長期穩定現金流來源。
B2B機構授權 提供醫療院所、長照中心、特教機構年度授權與設備租用,含後台、數據視覺化、API串接。 ☆每年收費NT$5,000~20,000/單位,適用大型醫療機構與社福法人。
裝置租賃與銷售 提供低價位AI復健專用設備(含攝影機/平板整合),供家庭與機構端租用或購買。 ☆初期回收硬體成本,後期毛利穩定(單價NT$1,000~3,000不等)。
保險與補助合作 與保險公司、地方政府合作,將平台納入長照補助或健康促進配套,降低用戶自費壓力。 ☆推動「防跌倒」、「肌力訓練」保單合作或特約補助,提升導入量。
數據分析服務 為醫院、保險機構、社福組織提供匿名復健數據報告與健康行為分析。 ☆收費依照報表規模或分析深度收取一次性或年費。

2、行銷模式

受眾分析:

 

使用者族群 主要痛點 對應解法
中風長者/家庭照護者 無法長途就醫、照護壓力大 居家AI復健平台+視覺語音指導
肌少症與高齡族群 行動不便、缺乏訓練動機 模擬遊戲訓練與即時回饋提升參與感
自閉症/小兒麻痺兒童與家長 傳統復健無趣、欠缺即時監控 動作分解引導+介面友善+家長同步追蹤
長照機構/特教學校 復健人力不足、無法個別監控 平台集中管理+自動生成復健報告

 

具體實施:

通路類型 行銷策略 具體作法
線上數位通路 精準投放與社群行銷 Facebook病友社團、LINE照護群組投放體驗影片與案例分享
實體醫療與教育通路 試用體驗+診所推薦 與高雄中風復健診所、特教學校合作展示,設置互動示範區
照護輔具門市 聯合推廣與簡報說明 與輔具門市如康是美、社福協會合作推廣及產品擺設體驗
政府與基金會計畫 對接補助計畫提高可及性 結合長照2.0、身障兒早療補助、智慧健康社區試點案

伍:可行性分析

關鍵技術:

本智慧復健平台以「AI復健動作偵測技術」為核心,整合電腦視覺、深度學習與臨床動作分析方法,建構出符合醫療應用標準、適用於多族群的個別化遠距復健系統。其關鍵技術如下:


一、AI視覺辨識與關節角度計算(ROM)

  • 架構建立人體關鍵點擷取模型,可即時追蹤20個手部關節與33個身體節點。

  • 搭配自研的 ROM(Range of Motion)五段式角度分類系統,可精準對應各關節動作角度,應用於:

    • 肩膀、手肘、手腕的中風恢復追蹤

    • 肌少症肌力伸展情況量測

    • 兒童手指動作辨識(如握拳、點指等)


二、Brunnstrom動作恢復階段估測模組

  • 結合使用者每日ROM與動作準確率紀錄,透過 時序性模型(RNN + LSTM) 判斷中風病患復健進展。

  • 自動對應至 Brunnstrom Stage I~VI,輔助治療師進行進度追蹤與訓練調整。

 

 


三、不當代償偵測與異常警示系統

  • 利用姿勢對稱性分析與 代償動作特徵訓練集,可即時辨識以下異常行為:

    • 側身代償、聳肩帶動手部、單側角度不足

    • 小兒麻痺兒童之特定肢體逃避動作

  • 一旦偵測異常,系統自動以語音與視覺提示提醒使用者修正,確保訓練質量。


四、多模組任務引導與個人化調適引擎

  • 根據使用者歷史資料,系統每日自動生成動作處方建議,整合以下因子:

    • 訓練準確率

    • 最近ROM變化趨勢

    • 體力反應(訓練時間與中途停頓頻率)

  • 提供 遊戲化互動介面,依照兒童或長者習慣切換不同回饋風格,提升參與意願。


五、數據即時上傳與遠距監控分析

  • 所有使用紀錄(含姿勢圖表、角度趨勢、異常提醒)每日自動同步至雲端平台。

  • 醫療人員或家屬可透過後台或手機App即時查看進展、異常紀錄與訓練完成率。

  • 支援 PDF報告下載與API串接 醫院病歷系統,提升醫療整合效率。


六、平台資安與彈性架構設計

  • 採用 AES-256 資料加密、OAuth2 多因子登入、分區資料庫設計,確保個資與醫療數據安全。

  • 模組化技術架構:

    • 增加語言治療、語音辨識、心理健康模組

    • 鏈結保險/政府補助API、自定義問卷

 

語音辨識系統技術:

採用聲音辨識即時分析套件,即時語音轉換適合高齡族群

互動提問:

採用LLM技術及長時間訓練模型 打造成專業醫療詢問助手

財務分析:

陸、合作夥伴

中華少年成長基金會

 

中少字第11404181號

支持與合作申明

 

  • 專案持續更新中

發起單位:云磐淞科 NOVATERA

單位身份:公民

專案負責人:黃敬之

專案期間:2025-05-03 - 2026-05-03

聯絡方式:施淞礬 0987882101

  • 專案持續更新中

發起單位:云磐淞科 NOVATERA

單位身份:公民

專案負責人:黃敬之

專案期間:2025-05-03 - 2026-05-03

聯絡方式:施淞礬 0987882101

Close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