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 TiC100 網住未來 – 孩好有你
由 網住未來 – 孩好有你 發起

提案緣由
一、緣起:
台灣社會近年來虐嬰及致死事件層出不窮,現存家庭組成結構、社會組成成員的多樣性和經濟壓力,使得弱勢族群家庭在養育幼兒時面臨物質和精神的種種挑戰。弱勢父母時常不堪負荷,因而嚴重危害嬰幼兒的安全與生存條件,特別是單親家庭、原住民家庭、外籍移工母親與青少年母親,常因各種限制而無法獲得足夠的資源與支持。因此,我們希望透過此計畫讓更多人了解並關注這一持續存在的社會問題,提高社會大眾對於此議題的認識,並促使政府對此議題給予更多的重視,協助家庭與母親克服困境,促進家庭的整體福祉。
二、概念與目的:
(一)執行內容:
此企劃主要為未成年父母、貧困或單親家庭、原住民家庭、外籍移工母親以及有0至3歲孩子的青少年母親在撫養幼兒方面所面臨的挑戰提供全面支持。透過資源和服務網絡,該計畫在兒童保育的各個方面提供援助,包括兒童早期發展、育兒技能、獲得教育和就業機會以及社會融合。對於弱勢父母來說,如果沒有足夠的支持,這些家庭可能面臨系統性問題,例如代際創傷、家庭暴力、保母暴力和獲得服務的機會有限。
根據內政部戶政司與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的資料顯示,未成年父母與家庭暴力受害者的人數近年來皆呈上升趨勢。而這些年輕父母往往在經濟、心理與教育資源上相對缺乏,使其在育兒過程更需要社會的關注與介入。此外,外籍移工母親可能會面臨語言障礙、文化差異以及與原生家庭分離等問題,而無法順利連結本地的育兒福利系統。青少年母親則經常遭受社會歧視、經濟不穩定和缺乏養育技能的鐸重挑戰。
因此「網住未來」企劃致力於扶助所有在台灣處於弱勢處境的家庭,無論是本地或外籍,只要孩童有被忽視、虐待、或家庭功能失衡的風險,例如「黑數寶寶」、家暴或保母暴力受害者,我們都視為優先關懷與介入對象。我們透過系統化的資源連結與社區支持網絡,提供即時而全面的協助,確保每個孩子都能在安全、穩定且有希望的環境中成長。為因應這些多元且複雜的挑戰,我們採取有針對性的介入措施,像是與牧師一同探訪弱勢家庭發放物資,並透過積極拜訪里長,給予聯絡小卡,創建LINE、Facebook及Instagram官方帳號,讓有需要的家庭及父母可以直接或間接的聯繫我們。
同時,我們也透過這些平台積極向社會大眾推廣「兒童保護」與「家庭支持」的觀念,提升公眾意識與參與。「網住未來」企劃不僅提供照顧與陪伴,更推動全面性的兒童保護與育兒支持策略,期望共同促進家庭穩定、親職成長,以及孩子的健康發展與未來成功。
(二)企劃目的:
透過資源整合和服務網絡,支持弱勢家庭的發展,提供弱勢家庭資源與多元的兒童照護服務,包含兒童早期發展、育兒技能、教育與就業機會及社會融合等領域,進而解決語言障礙、文化差異、代際創傷、社會歧視等問題,給予實質幫助,協助家庭克服困難,增強他們的福祉並提高他們的整體生活品質,促進父母與子女的福祉與未來發展,實現全面的兒童保護與養育目標。而嬰兒的父母、照顧者和家庭成員也將直接從該計畫中受益,他們將獲得支援服務、諮詢、教育資源和培訓計劃,旨在為他們提供有效照顧孩子所需的知識、技能和工具,幫助他們緩解壓力、增強復原力並加強家庭紐帶。
(三)核心價值:
-
落實聯合國兒童權利宣言不分國籍保障0-3歲弱勢兒童的生存權
-
為弱勢貧困父母或家庭付能,能給育兒全面性的支持
-
架構平台連結不同職能公益組織並架構0-3歲幼兒權力社會安全網
需求區域
根據內政部戶政司與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的資料顯示,未成年父母與家庭暴力受害者的人數近年來皆呈上升趨勢,因此本團隊以合作的慈善組織-救世軍埔里隊為企劃主要發源地,期望以南投縣埔里鎮為本企畫的執行開段,慢慢拓展到南投縣的其他鄉、鎮、市區,並希望完善企劃始末之後,能夠將計畫執行到全國各地,讓有需要幫助的人們都能夠響應本計畫。
專案規劃
一、計畫目標:
-
短期目標(第一年):
建立支持系統,串聯社區資源,協助弱勢家庭獲得育兒與保育支援,並擴大服務範圍,強化長期合作,確保嬰幼兒健康成長與受教機會。在未來計畫推動政策制度化,落實監測與評估機制,以提升企劃的可持續性與影響力,最終促進社區自主管理,推廣成功經驗,將社會效益擴展至更多地區。
初步建立網住未來支持系統並提高社區和里長、醫院、婦產科診所等相關公職人員與地方人士的參與,透過救世軍全球教會分隊、公益募款平台、扶輪社和媒體等管道為啟動資金和經營建立永續募款系統,透過推動兒童保育、提供育兒資源並建設社區社會安全通報網絡,讓有需要的弱勢家庭能夠與我們聯繫並獲得相關協助,同時建立與相關利害關係人之間的合作框架,吸引資源投入以完善企劃推行,並透過後續評估與監測系統,持續追蹤兒童及家庭的發展狀況。
-
中期目標(第二年):
擴大服務範圍至更多社區,針對弱勢家庭提供更實質性的資源援助,以及協助0到3歲的嬰幼兒進入學齡階段,並持續追蹤其後續的受教成果、健康狀況及社會適應能力。並與各種管道的利害關係人建立更穩固的長期合作關係,進一步形成資源供想的網絡,提升企劃的可持續性及覆蓋面。
-
長期目標(第三年):
將企劃成果融入政府政策,形成制度化的支持,確保服務能夠持續運作,維持健全的監測和評估系統,以追蹤計畫介入措施和成果的有效性。並建立社區性的自主管理機制,讓居民協同參與並持續推動企劃發展,以及完成企劃的影響評估,將該企劃的成功經驗推廣出去,協助更多其他的社區獲得相應幫助,實現更廣泛的社會效益。
二、計畫時程:2024年10月9日至今
-
前期:
(一)埔里救世軍與黑數寶寶議題調查
隨著全球化的發展,臺灣的外籍移工逐年增加,他們在撫養孩童時可能會面臨經濟負擔沉重、資源不足、缺乏求助管道等挑戰,需要社會的關注與支持,確保嬰幼兒的基本生活需求獲得滿足。因此,為了進一步了解社會大眾對此議題的認識與關注程度,我們透過問卷調查,蒐集大眾對「埔里救世軍」及「黑數寶寶」的了解與看法,並透過這些數據找出可能的改善方向,以便後續進行更多實質的援助與募款行動。
(二)創辦社群媒體官方帳號
我們透過建立LINE、Instagram及Facebook的「網住未來」官方帳號,不僅宣傳企劃理念,也希望可以提高社會對弱勢家庭的關注,讓更多人意識到這些家庭在撫養嬰幼兒所面臨的困境以及他們對物資與經濟支持的迫切需求。而我們也透過發佈真實的個案與故事,讓社會大眾能更具體了解弱勢家庭的處境,提升大眾的共鳴與行動力。同時,我們也在官方帳號設置捐款連結,讓關心此議題並願意提供幫助的人可以直接的支持我們的企劃,無論是一次性捐款還是長期資助,都能為這些嬰幼兒與他們的家庭帶來實質的幫助。透過社群媒體的推廣,我們希望可以號召更多人關懷弱勢群體,並進一步擴大企劃影響力。
(三)提高地方人士參與
我們透過親自拜訪多位里長,向他們說明「網住未來」的企劃內容與目標,同時給予我們的聯絡小卡,請里長協助發給社區內有需要的家庭,或在弱勢家庭面臨困境時主動提供我們的聯繫方式,讓這些家庭不會因資訊不流通或求助無果而無法及時獲得援助,我們也可以更快速的提供幫助,因此,里長不僅成為我們與受助者之間的重要橋梁,也可以透過里長的影響力讓社會各界更關注這些嬰幼兒並參與募款行動。
(四)實際探訪個案
在企劃執行期間,我們與牧師一同前往探訪個案並送上生活必需品等物資,親自接觸了這些外籍移工弱勢家庭的孩童與家長,不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他們面臨經濟壓力、育兒資源匱乏等挑戰,也親眼見證了他們的居住環境是多麼的狹小、擁擠,讓育兒變得更加艱難。因此我們希望透過募資募款,為這些家庭帶來更多支持與改變。
-
中期:
(一)拓展募資管道
除了創建社群媒體官方帳號提升大眾對此議題的關注外,我們也積極拓展募資管道,像是將企劃刊登至flyingV募款平台上,讓更多人參與並支持此企劃,我們也在在地臉書社群「埔里人」社團發布相關資訊,以觸及更多關心地方公益的居民,進一步擴大影響力。為了回饋支持者的愛心捐款,我們特別規劃了期末慈善音樂會,凡捐款500元即可獲得門票,希望透過這些管道讓更多人一同參與這場充滿愛與溫暖的行動,為0-3歲嬰幼兒及弱勢家庭提供實際幫助。
-
後期:
(一)舉辦期末慈善音樂會
在計畫執行後期,為了感謝所有關注我們並給予幫助的支持者,我們在期末舉辦一場溫馨而有意義的慈善音樂會,無論是透過flyingV募款平台,或是透過我們的社群媒體官方帳號,凡捐款500元,便可獲得音樂會門票,親自參與這場充滿愛與希望的公益活動。我們希望透過音樂的力量傳遞關懷,將這份關懷與善意傳遞出去,讓更多人理解我們所關注的議題,並展現我們這段期間的努力與成果。
這場音樂會也不僅限於音樂表演,我們更希望透過多元的方式來籌措資源,以擴大幫助的效益。因此我們在音樂會前積極邀請企業家捐贈藝術品,並特別安排於活動當天進行藝術品拍賣,不僅讓藝術與公益結合,更能吸引不同領域的關注與支持,讓更多人以行動參與這場愛心募資。所有的拍賣收益及門票收入都將全數投入於公益計畫,購買嬰幼兒必需物資 ,以幫助弱勢家庭與孩童,確保他們能持續獲得穩定的支持與照顧。
透過期末慈善音樂會,我們希望能營造一個充滿愛與希望的氛圍,並持續讓更多人認識與關注我們的企劃宗旨與目標。這不只是一場單純的活動,而是一個起點,讓社會更多有心人士能夠共同加入,我們也將持續拓展更多募資與合作的機會,讓這項計畫長久推動,成為弱勢家庭的後盾,為孩子帶來更穩定、安全的成長環境。
-
未來展望:
(一)建立平台與永續機制
「網住未來」企劃將於後期進入制度化與常態化階段,致力於建構一個能長期運作、永續發展的支持系統,規劃設立實體辦公室與工作中心,並建立穩定的募資管道,持續從國內外爭取資源,同時定期舉辦音樂會、義賣等公益活動,以充實執行經費與物資資源。
在制度成型後,計畫將由具在地經驗與執行力的團體持續推動,並正式交由救世軍教會與南投台灣社會共好協會許文忠老師的辦公室負責後續執行。這樣的安排將確保「網住未來」不僅在短期內發揮效益,更能成為一項穩定、長久的社會支持行動,持續為弱勢家庭與孩童帶來實質改變與希望。
三、社會效益:
我們致力於改善社會中的弱勢群組,特別是0到3歲嬰幼兒及其家庭的生活條件。我們認為社會責任不僅是企業的道德義務,更是積極回應社會需求和促進社會正義的具體行動。因此,我們希望過深入的社會調查和對家庭的實際幫助,實現改善育兒環境﹑提升家庭福祉等社會效益,並持續致力於社會責任的落實與發展。
-
受益家庭:
目前已經實際支援47個家庭,與安德烈食物銀行以及酷咕鴨公司合作,提供了所需的育兒物資及日常用品,藉此改善了他們生活環境和減輕壓力。
-
社會調研:
專案團隊訪問了11位里長和失親兒基金會,深入了解社會需求和弱勢群體的分布狀況。這些訪談為專案提供了豐富的數據,並幫助我們確定了最佳的幫助方式與資源配置。
-
個案支持:
探訪的個案中,阿曼是一名受到嚴重燙傷導致手臂傷口增生因此需要復健的小朋友,透過專案支持與台中陽光基金會協助,不僅幫助他進行復健,還為他提供了家長支持,進一步提高了家庭對未來的信心。通過專業的支援,阿曼在復健過程中取得了顯著進步,這對家庭和社區而言都是一個積極的信號。
四、提案對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影響:
計畫致力於協助弱勢家庭與嬰幼兒建立完善的支持系統,透過整合地方政府、社福機構、醫療單位、企業與宗教團體等多方資源,提升照顧與育兒服務的可近性與永續性。計畫聚焦於消弭社會結構中因經濟、文化、戶籍、語言等因素造成的不平等現象,提供早期的照護介入、物資支持與心理陪伴,協助其穩定生活與親職功能。
透過串聯醫療端進行早期識別與通報,並與復健機構合作,確保嬰幼兒在發展黃金期獲得必要醫療照顧與衛教支持,進一步保障其健康與福祉。同時,計畫建立募資平台與制度化流程,實現社會資源的長期穩定流動,打造社區支持網絡,進一步促進公平、包容且無歧視的社會環境。
五、計畫介紹影片:
-
專案持續更新中
-
2025-05-05案件正式審查通過
-
2025-05-03審查中
-
專案持續更新中
-
2025-05-05案件正式審查通過
-
2025-05-03審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