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 TiC100-拉近距離的第一支舞
由 舞擺 發起

提案緣由
團隊大學時期就積極參與校內外社團的團康,成員及指導老師領域呼應,有來自中山大學、高雄科技大學以及樹德科技大學「表演藝術系」的跨校團隊,彼此來自不同科系,在多元學習歷程及專業角度下,衍生了許多對於肢體動作的創意發想與數位應用,針對「互動學習教學」的議題進行思考,期望成為真正的教學服務產業,因此透過各成員的專業,如資訊應用、表演藝術、偏鄉教學,以及同儕社團的經營與創新思考,衍生了以服務及教育為出發的創業理念。
團隊最初就是喜好舞蹈及戲劇的肢體表演藝術,有鑑於舞蹈所衍生的教學行業、教室出租、尾牙短期團體班等,10年來雖然沒有大幅度的增長,但仍受流行文化而長期存在,近年人事開銷、裝潢及房租增加,長期教師幾乎為兼職,故難接手經營,營運成本大幅提高,漸漸有落寞趨勢,團隊想回到最初的樂趣,為菜鳥的舞蹈老師,所接觸的年齡層廣及距離更遠,欲解決初學者及老幼年齡層的學習困境,所開發的產品服務-數位整合教學課程。
團隊後續針對「互動學習教學」的議題進行思考,期望成為真正的教學服務產業,因此透過各成員的專業,如資訊應用、表演藝術、偏鄉教學,以及同儕社團的經營與創新思考,衍生了以服務及教育為出發的創業理念,團隊成員林明潔同時是國中小的社團舞蹈老師,除了孩童韻律訓練外,也協助更多小孩進階的訓練,將原先產業向下扎根,未來帶給更多對舞蹈興趣及初學者一個容易的敲門磚。
需求區域
利用數位資源,打造師生線上互動的舞蹈學習,同時與實體教學整合,輔助舞蹈動作上的修正,減輕跑班教師的疲勞及偏鄉孩童不便的課後練習。
專案規劃
現有線上學習平台多屬於單向靜態學習,缺乏互動模式,對於舞蹈與肢體的學習不夠友善,也因而讓舞蹈初學者的學習效果不彰,而且在短影音及自媒體的風行下,更顯無差異性,除此之外,考量到心理壓力、時間與空間的配合困難等因素,許多已付費的線下舞蹈教室使用者只能選擇放棄學習舞蹈。
開發舞蹈教學的協助系統,將數位與實體舞蹈教學整合,透過舞蹈老師將其既有的學生結合線上,也與舞蹈教室合作,讓初學者在整合練習舞蹈一定程度後,自信心增加可以回歸到團體教室,獲得更完善的舞蹈學習體驗。除此之外,在產品設計部分也有別於其他販售的線上教學,將AI技術導入拆解舞蹈基礎動作、鏡像、疊影功能,讓初學者沒有壓力享受跳舞樂趣。
在大學的社團裡結識許多馬來西亞、印尼及香港的同學,共同喜歡亞洲流行舞蹈,及分享家鄉國家的特色舞蹈文化等,因為舞蹈本是用來交流的肢體語言,現在的同齡層也會因為網路爆紅的神曲舞蹈進行學習、翻拍,去年越南神曲SEE TÌNH(叮叮噹噹)、今年的韓國APT,就成為亞洲各國甚至全球爭相學習,網路也出現各種影片,而我們提出的教學方式是讓舞蹈老師不受限拍攝,故未來會積極開發亞洲各地教師的課程,並藉此交流讓舞蹈的教師與學員皆能無國界學習。
- 學習舞蹈的好處(以拉邦動作法為例)
德國舞蹈家拉邦針對舞蹈一個有系統的解析學理,用來歸類與分析人類的動作模式邏輯。此分析系統可以幫助學習者了解身體、動作的潛能,並提升對自我的認知。拉邦動作分析不僅能幫助了解個人的動作,也能促進情感表達和人際互動,甚至協助處理人際關係。
在日本則是將舞蹈教學稱為:表現運動,並納入國中小課程,是將運動與藝文表現結合在教育上,也是超高齡社會的日本,居然能在奧運奪牌第三,因為涵蓋了16個項目(體操、水上芭蕾),以及最著名的滑冰運動員-羽生結弦,皆充分展現了日本體育多元性有好的基礎上。
- 創造更好的學習方式
對多數人而言跨出第一步是最難的,其次是現在社會忙碌愈來愈難培養一個興趣,進而成為一個習慣,即使團隊成員有舞蹈相關的基礎,但是面對到不同的流行文化及舞風,自己也是需要請教老師甚至看影片自學,過程中不乏通勤、教室、人數等,增加不只是學習成本更是影響學習動機,團隊們同時也有去學校教國中小學生,許多偏鄉的學校面臨交通不便、經費不足原因,影響後續的學習,我們自己成為教師也因為交通成本增加,以及小學生們的課後練習等,感到教學阻礙,因此團隊已「數位教學方式」結合「AI動作模擬的數據化」,協助學員學習同時幫助老師編舞及動作設計,達到雙方都有更好的學習方式。
目標客群與痛點說明
(一)教師與舞蹈教師經營者
我們以行銷4P的四項要素,產品、價格、通路、促銷來分析該產業在不同角度面臨的問題,而我們發現舞蹈的行銷點,就在教學老師自身的風格、魅力等,故原先的促銷(Promotion)更改為人員(People),更能瞭解其困境與發展,使我們提出的產品服務加強解決以下痛點。
1. 舞蹈行業發展
教學服務(Product)也可以說是課程設計,消費者較關心的為授課的氛圍是否輕鬆愉悅,課程的難度是否由淺入深。最常出現的消費者阻礙在於團體班 授課時,若遇上課之人數多,課程之教師則常常無法兼顧所有之學員,導致學習 速度較慢之學員會因跟不上課程進度而產生消極感,進而認為自己不適合學習舞蹈,衍生出離開教室的念頭。
2. 教師以兼職為主
從業人員(People) 由於經營舞蹈教室成本愈來愈高昂,現今更多老師皆以兼職為主,會在不同的地區及教育授課,靠本身的口碑及習慣教學風格的學員,而學員本身就容易因外界因素而中斷,另外教師更容易受環境影響,奔波更多家教室及區域,造成時間成本及教學品質不好兼顧。
3. 舞蹈行業通路單一
通路(Place)舞蹈教室與其他產業相比較簡單,不存在批發商、零售商、代理商等,屬於直接行銷((Direct Marketing Channel)。
4. 價格較難吸引大眾
價格(Price)因素是繼人員、產品之外的次重要因素。倘若學員想要精進舞技、以個人之名義參加舞蹈比賽或演出,舞蹈個人班是必經之路。由前可知,舞蹈個人班一節課的費用在1000 ~2500 不等,一整套的課程的費用少則幾千,多輒上萬,這對許多工薪階層的上班族來說,無疑是一筆不小的費用。
(二)初學者
我們調查及訪談116位受舞蹈教學的客群及潛在消費者,回饋顯示出近半數因為沒接觸過舞蹈,而過了學生時期就更不願跨進教室,另有近4成5的人則參與團體班後失去信心。
(三)非都會區孩童
長期在偏鄉部落執行業務的經驗,深刻與當地環境連結,在部落有許多的孩童承襲家庭的傳統樂舞,同時也喜歡流行音樂,故而非常熱愛舞蹈,惟偏鄉環境在才藝學習上更加不便,許多舞蹈老師也因為通勤麻煩、時間成本高,小朋友沒有什麼機會學習舞蹈。
總結:傳統的實體教學礙於師資流動,因此在疫情時受到衝擊大, 疫後也面臨兼職師資及初學者有一大斷層,因此創新的服務更需要對雙方更有益。
AI技術運用說明
舞擺的產品服務是具備了三項AI輔助的技術應用,與資訊安全保護,協助偏鄉舞蹈老師的教學幫助,分別是影片背景去除、姿態檢測比對、編舞動作數據化使用,以下說明:
第一:影片背景去除
屏除過去拍攝技術要有綠幕才能有效去背,藉由AI輔助編輯,將教師上傳的舞蹈影片直接去背,疊在學員的學習畫面,更有效互動學習外,也成為教師的分身,讓教師在偏鄉實際教導時更能減少疲勞感。
第二:姿態檢測比對
藉由arm安謀公司提供的技術指導,我們使用樹莓派(Raspberry Pi),該設備為來自英國成立的基金會,所開發出微型單板電腦,目的是以低價硬體及自由軟體促進學校的基本電腦科學教育,以及套用SenseCraft AI平台,同時藉由Python系同撰寫程式,使用YOLO8捕捉身體節點,並即時記錄學員動作,能在後台與教師的標準動作比對,提供更客觀的建議。
第三:編舞動作數據化使用
與傳統的教學影片不同,團隊技術能將老師的每個舞蹈,轉換成動畫檔案,分段的拆解動作,根據不同節拍的規律,實現電腦編排,所以產生的不只是影音畫面,更是藉由AI變成動作數據庫,利用MoveAI系統除了協助學習,更能集結不同舞蹈動作,未來用於編舞生成教材,另外不同地區的教師能快速合作編排。
資訊安全保護:當舞蹈老師及學員的影片中包含可以辨識個人身份的資訊(如臉部影像、聲音、學員姓名等),這些就屬於個人資料,需要依據個資保護法進行妥善處理。使用 AES-256 加密技術是保護這類影片資料的一種非常安全且有效的方法。使用 AES-256 工具( OpenSSL、VeraCrypt)進行加密,在Google Drive雲端平台上,授權師生解密瀏覽。
未來應用規劃上,配合日益大量的影音內容,團隊以內部平台搭配 API 加密串接,方便學員手機、line等媒介上互動瀏覽。
預期效益
商業價值:
台灣才藝型的補習班及舞蹈教室逾千間,教室從業者於課程開設之初期均希望於強調舞蹈學習本身,以精進舞技為課 程目標。目前坊間的舞蹈才藝教室包含芭蕾、中國舞、現代舞、有氧舞蹈、瑜伽、皮拉提斯、國際標準舞、踢踏舞、肚皮舞、MV舞、街舞等。
隨著數位化及新課綱都面臨轉型,因此我們提供數位輔助教學,除了幫助師生雙方克服實踐、場域的限制,未來可以連結日韓等,不同舞風的教師加入,擴大產業行銷創新,透過數位媒介,推動舞蹈交流社群,促使流行文化與健康產業發展。
社會影響力:
(1)才藝教育的創新
劇場有一樣教學方法名為:影子與鏡子,這是 2 人彼此互動學習,一人動作另一人成為對方的影子及鏡子,動作要同步且時而切換相反的鏡像動作,這樣的訓練方法,對比現代人害羞、社
恐的生活習慣,的確難以執行,而我們的服務則更好打破傳統,可以自行先對老師預錄好的動作練習,漸漸建立自信心,走入人群的課堂中。
(2)身心靈的治療方式
舞蹈治療這個名詞可以追溯至:美國一位舞者 Marian Chace 在 1942 年受邀至華盛頓的醫院,她以身體自由舞動的方式協助精神疾病患者抒發情緒、增進互動與身體覺察,這個特性正如吳靜吉教授所言:舞蹈治療送給人們的三項禮物是-自我發展、身體表達、關係互動,這三項是口語為主的心理治療,是台灣所不足的。
(3)社會公益投入
我們提供更好的教學服務創新,同時在教育推廣這塊更實現了不受場域的學習方式,未來除了開發課程成為教案外,更攜手讓更多學生參與,同時也培養更多潛在客用戶,讓我們的產品服務更具有協助產業向下紮根,未來才能促使舞蹈等才藝產業能壯大發展,從運動市場延伸流行文化的藝文市場。
-
專案持續更新中
-
2025-06-02案件正式審查通過
-
2025-05-01審查中
發起單位:舞擺
單位身份:公民
專案負責人:李沂臻
專案期間:2025-05-03 - 2026-05-03
聯絡方式:李沂臻 07-2382899
相關連結:
-
專案持續更新中
-
2025-06-02案件正式審查通過
-
2025-05-01審查中
發起單位:舞擺
單位身份:公民
專案負責人:李沂臻
專案期間:2025-05-03 - 2026-05-03
聯絡方式:李沂臻 07-2382899
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