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工作 工業創新 氣候對策

【Better 2 Gether】上班不塞車-共乘上下班大挑戰

樂享生活股份有限公司 發起

【Better 2 Gether】上班不塞車-共乘上下班大挑戰

提案緣由

提案主題:區域生活優化

內外部營運發展問題:本團隊原本之提案計畫為學生跨縣市的共乘機制,然而我們發現做為一個新創團隊,因跨縣市的共乘需要具有足夠的會員數,才比較有可能建立起一個完整有效的收費機制,因此我們決定調整服務方向,將共乘服務提供給企業,藉由解決企業共乘問題,中間結合數據分析協助企業優化員工上下班流程,達到企業形象曝光,同時本公司也可以繼續往永續營運邁進,我們期望藉由重新調整共乘服務對象至飽受塞車問題所困擾的企業上班族,以現有功能進行部分功能調整優化,完成驗證市場可行性。

   

提案緣由:

台北雖然交通相對方便,但是上下班塞車問題的嚴重性也是全台最高,時常會面臨到交通堵塞的狀況,根據 Carpooling and carpool clubsIEA, 1997)數據調查,大部分的通勤交通旅次為SOVSingle Occupant Vehicle)形式駕駛,並且平均車輛人數為1.1-1.2,這樣不僅會面臨塞車問題,二氧化碳排放量也難以減少,以內湖區為例,甚至有「跑步兩圈開車剛好到」、「走路八分鐘,開車一小時」的情境在每年重新上演,對於企業來說,也希望有一個解決方案,提升員工上下班的舒適度,降低員工通勤的時間,等於是讓員工可以在企業貢獻的時長也有所增加,而我們也希望從台北做為我們實踐的場域,來著手解決「台北車輛太多的問題」。

需求區域

我們希望從塞車熱點區域的公司,或者是有執行企業社會責任需求的公司作為我們的需求場域,包含如台北內湖區、汐止、南港、林口的公司等,藉由提供企業共乘服務,讓車輛行駛數量減少,達到減緩塞車並且也幫助企業節能減碳。

這之中我們想要尋找對於共乘有興趣導入的企業,讓我們執行初步的系統導入實證,並且讓我們協助計算員工通勤共乘的減碳成效,為此,我們想要聯繫如企業的永續相關部門,或者是人力資源管理部門。

我們同時也想要增加與政府公部門的合作,藉由公部門的行政推廣,讓我們可以更有效的將共乘這樣的概念提供給大眾,讓人人都可以成為節能減碳,創造社會正向效益的小尖兵。

 

專案規劃

我們認為「共乘」可以有效解決汽車碳排放、員工塞車及提升企業形象的良好方案,共乘指的是一個開車的駕駛順路載送需要移動的乘客,代表著搭便車的概念,同時雙方互相分擔油錢及交通費(此共乘並非計程車而是既有通勤員工車輛),共乘可以節能減碳、結交朋友、還能減少自駕行為,對於企業來說,共乘可以降低間接碳排放項目底下的員工上下班碳排放量,同時兼顧ESG企業形象的發展,甚至降低大量的私有載具,而我們團隊所開發的APPRidey就是要解決企業在執行共乘上痛點,創造環境、企業、個人三贏的良好局面。

根據各個地區仍然居高不下的私有載具情境,我們協助企業導入Ridey,員工上下班通勤共乘減碳平台,一站式解決企業想要讓員工通勤共乘的痛點,藉由透過我們的共乘平台跟各個企業合作,讓在相同企業的員工來坐上共乘。

透過共乘,我們在解決企業員工停車位不足、幫助企業社會形象建立之餘,也降低員工上下班成本、減緩交通堵塞,最終減少整體的碳排放量,在導入本團隊的共乘系統之後,平均每一間公司我們將降低1/2-2/3的員工交通移動成本、減少1/3的車輛通勤數量、增加20%的公司總停車位數,在期間內也降低每間公司超過50頓的二氧化碳排放。

我們預計提供企業導入共乘前/後的成效對比分析,並且為每間需要共乘的企業調整實行的一些實踐細節,包含如何讓員工具有更多的共乘誘因,又或者是舉辦企業內的工作坊增加員工的減碳意識等,其中整體的流程包含:員工碳排放量界定、KPI設定、共乘系統導入以及企業共乘帳號申請、雲端資訊報表整理及結案報告撰寫等。

結合ESG的概念,在共乘結束後,我們會協助企業統計共乘成效並且產出圖像報表,其中包含員工通勤數據,停車位數量統計,並且協助企業在撰寫CSR報告上的相關服務,讓企業可以妥善的執行社會責任。

藉由本次提案,我們希望與各個產業的先進,藉由共乘共同創造更好的上下班環境,讓員工上下班快樂,環境永續,而企業也可以獲得良好的企業形象。

  • 專案持續更新中

發起單位:樂享生活股份有限公司

單位身份:社會創新組織

專案負責人:黃一晟

專案期間:2024-05-02 - 2024-12-31

聯絡方式:黃一晟 0906161689

  • 專案持續更新中

發起單位:樂享生活股份有限公司

單位身份:社會創新組織

專案負責人:黃一晟

專案期間:2024-05-02 - 2024-12-31

聯絡方式:黃一晟 0906161689

Close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