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絡電話:(02)2861-0511#10101
電子信箱:yttsai@sce.pccu.edu.tw
公司地址:111 臺北市 陽明山華岡路55號
英文名稱:Chinese Culture University
組織類型:財團法人
負責人:王子奇
員工人數:1641
成立時間:1962-03-01
統一編號:29903203
資本額:16251729143
登記年度:2019
財務資訊:非營利事業
收入來源為商業行為:0%

{{(language == 'en' ? 'Social mission' : '社會使命' )}}

大學作為教育機構,不僅負責知識傳遞與人才培育,更需肩負起在全球、國家與地方層面推動永續發展的重任,這已成為未來發展的趨勢與關鍵。大學透過將課程與實際場域操作結合,將人才培育、在地連結與永續發展作為校務治理核心精神。透過這樣的實踐過程,大學能建立獨特的價值觀與特色,並成為地方永續發展的關鍵推動者與協力者。人才在培育過程中,能更深刻理解地方脈絡,探索並解決地方問題,推動社會創新,使大學真正發揮積極的社會影響力,履行大學的社會責任。
本校經過創辦人、董事長與歷任校長領導,及全體華岡人超過一甲子耕耘,文大辦學已具規模。本校現有11個學院,包括文學、國際暨外語、理工、法學、社會科學、環境規劃暨生物資源、商學、新聞傳播、藝術、教育及體育運動健康等學術領域,不僅可讓學生選擇專長研讀,更可為興趣廣博的青年學子,提供跨領域的學習機會,讓學生們在求學階段開始培養永續素養,進入社會後不僅擁有競爭力,同時擁有即戰力。此外,本校於北、中、南都會區設有推廣教育部,為社會大眾終身學習的理想園地,以落實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4公平教育目標。

{{(language == 'en' ? 'Business' : '營運模式' )}}

營運模式

中國文化大學自創校以來,學術單位不斷成長及因應社會的需求進行調整,涵蓋文學、國際暨外語、理工、法學、社會科學、環境規劃暨生物資源、商學、新聞傳播、藝術、教育及體育運動健康等領域。隨著大學教育重要性日益增強,社會與企業對教育資源效益及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大學的經營必須重視學生的學習狀況,提升學術能力,並強化教學體系,追求最佳辦學效益。
本校引進專業資源,延聘校務顧問,創新行政與教學方法,致力於提升學生素質與就業競爭力,並持續檢討教學與學生學習成效,以確保各項措施的有效性。為此,學校推動校務研究,蒐集、彙整與分析校務數據,支援決策,改善教學品質,提升學生學習成效。這些研究結果將被納入學校中長程發展計畫,形成以數據為基礎的決策模式,強化資源分配效率。
此外,學校規劃建立學生學習成效評估與提升機制,透過整合教學資料與問卷系統,研擬相關研究專案,分析校務資訊,檢視學校定位與策略執行的效果。本校的發展方向注重數據分析為基礎的校務決策,並結合校務行政、學術發展、國際化策略、產學合作與社會服務等領域,動態調整中長程發展計畫,追求最大化的辦學效益與專業特色發展。
文化大學除以人文社會科學見長,同時在環境設計與綠色產業發展領域亦有優良學科。「鑑於全球暖化及氣候環境變遷因素之影響日增以及響應聯合國之永續發展目標,近年來文大亦拓展管理經濟研究領域至永續發展與社會創新結合等議題。」學校推動GLORIA國際產學聯盟之精神即是希望充分發揮文大12學院跨領域專業與多元校友網絡,有效運用系統領導,結合夥伴關係力量,產官學間相互協助研究發展,促進整個社會創新生態系統的發展,走進產業與社會將有助於臺灣的進步,同步響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正彰顯系統領導與宏觀協作研究發展的重要性。

{{(language == 'en' ? 'Current status' : '現況與年度成果' )}}

2021年與台灣社會企業芙彤園合作,開發設計以台東自然農法種植的香草為原料的洗沐聯名禮品,及對應傳統24節氣結合舞蹈治療概念的「舞動節氣卡」,首度獲由經濟部頒發「社會創新暨新創採購」參獎,是國內唯一獲獎的大學院校。雙方為大學與企業社會責任、USR X CSR的理念夥伴,過去幾年,已在台東的長濱鄉和金峰鄉,一起協助相關地方產業提升能量,未來也會繼續為共同的信念一起向前走,這次獲社會創新暨新創採購參獎殊榮,代表獲肯定,未來將更努力,站在示範者角色,為追求永續未來而努力。
2022年由中國文化大學社會責任推動辦公室,從中長程計畫視角深化SDGs議題,整合跨系所組建「永續跨領域學分學程」,整合「通識課程」、「跨域課程」與「微學分課程」課程,投入陽明山、北投及士林,協助社區願景實踐,達成學生與社區共學成長。
場域實踐
1.「文化創生」:場域文資環境為核心,從創意與藝術發想及空間場域設計視角,打造草山人文生態景觀聚落,讓社區文資財得以被發掘。
2.「農業創生」:六級農業為核心,以設計與創意提升農產附加價值與低碳農村觀光旅遊,並以農產技術改良提升品質,協助建構永續性基石。
3.「綠能創生」:深化社區綠能意識,以微水力「公民電廠」推展主軸,讓能源獲益社區共享,使能源轉型成為社區實質受益的行動。
2023年起至2024年實踐場域延伸至金山、萬里、三芝,除了回應本校共同生活圈的真實需求,包含在地知識的永續、偏鄉經濟創生、跨齡虛實陪伴,更拓展至駐點定期的公益法律的扶助及法治教育層面,達到發揮本校的社會正向影響力。
另外,中國文化大學永續創新學院更獲得2024臺灣教育影響力獎的永續影響力獎殊榮。

{{(language == 'en' ? 'Social influence' : '社會影響力呈現' )}}

依據本校教育目標,訂定學生核心能力結合五育德、智、體、群、美內涵結合道德認知與實踐、專業與實務應用、健康促進與管理、溝通與團隊合作及文化與藝術欣賞,詮釋以下目標:
培養尊重倫理規範,關懷社會與環境,具有情緒管理、利他精神及公民德行,對自我有高度期許的現代人。 培養豐厚專業知能,具備創新與跨領域整合能力,並能學以致用,持續追求知識熱誠的專業人。
培養終生運動習慣,促使身心均衡,能以堅毅沉著面對人生,提升生活品質的健康人。
培養敬業樂群,能互相關懷,與他人合作,並具備世界觀與全球移動能力的國際人。
培養人文涵養與藝術欣賞能力,提升藝文品味,成為舉止從容優雅的文化人。
在109學年度,本校秉持教育目標,計招生人數包含大學部、研究所、進修部以及在職專班等接近25000名學生,近三年總數約七萬餘名學生,實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4. 確保有教無類、公平以及高品質的教育,及提倡終身學習等各項目標,發揮教育實踐的社會影響力。另外,以社區共榮及公益弱勢機構為服務範圍,以在地社區之需求為任務使命,引導學生深化同理心、關懷力與自省力,相關具體內容如下:
(1) 服務學習在地紮根,親善睦鄰融入社區:以陽明山、士林、北投社區共榮為目標及在地社區公益弱勢機構為服務範圍,透過推動學生社團文化紮根及環境教育服務學習活動、舉辦社區睦鄰與公益扶弱服務學習活動、舉辦助鄰服務反思檢討回饋與競賽活動,將專業融入社區參與、公民實踐及社會關懷,配合士林區清潔月暨國家清潔週實施校園周圍環境大掃除,派員與學校附近之菁山里、陽明里協調有關協助鄰里清掃事宜,並派員協助清理。109 年度雖有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但仍有57 隊課外服務學習隊伍進行服務活動,共計有1,007 位同學參與,活動滿意度達89%。
(2) 提供圖書借閱、參觀博物館服務:為落實開放華岡博物館資源與服務,強化華岡博物館與在地館舍鏈結與互動,結合本校推動之陽明山學,符合在地深耕之教育目標,邀約擁有豐富中國石雕收藏的「草山玉溪」執行長,分享其經營理念及經驗。
(3) 中國文化大學運動生理學實驗設立健康檢測站,以預約制安排檢測。分別檢測身體組成、骨質密度、心肺適能。透過舉辦華岡睦鄰盃羽球邀請賽,提升與學校社區的互動,達成校園呈現積極精進,友愛社區之目的,持續舉辦為期四天之2020 華岡睦鄰盃羽球邀請賽,參賽選手逾317人,參賽學校國中6所,高中3所,大專3隊。

研究所教育各式教育學程

建議售價:依本校學雜費收費標準 元
{{(language == 'en' ? 'More' : '更多內容')}}
{{(language == 'en' ? 'Share Cases' : '文章履歷' )}}
{{(language == 'en' ? 'Activity resume' : '活動履歷' )}}
{{(language == 'en' ? 'Browse the proposal' : '提案履歷' )}}
{{(language == 'en' ? 'Results Window' : '成果櫥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