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 'en' ? 'Nuan Nuan Sunshine Association' : '社團法人暖暖Sunshine協會')}}
{{(language == 'en' ? 'Social mission' : '社會使命' )}}
由性暴力倖存者召集對議題有感的夥伴,共同發起「暖暖Sunshine」,致力於大眾性暴力知識教育與陪伴倖存者,讓每個倖存者的過去都能被世界擁抱。
我們是全台首個立案的匿名互助社群,相信即便受傷,也有力量。社群內以團體為服務對象,不提供一對一服務,不設置社工師與心理師,為的是打破固有的陪伴關係,相信每個人都能陪伴與被陪伴。我們也相信受傷後歷程轉化的價值,鼓勵發展「倖存者學」,改變政策規劃與實務現場。
根據澳洲皇家委員會指出,倖存者從受到侵害到講出來,需要24年的時間。暖暖的存在,就是為了讓24年不那麼長,不那麼孤單。
根據過往研究、婦女團體指出:台灣性暴力的黑數可能多達3~20萬,其中80%的案件沒有報案。在本團體中,成年以前受到性暴力的倖存者比例為72%,且9成以上皆為童年時期家內性暴力,一半以上的倖存者從未向正式系統求助過,顯見向外求助要克服的心理壓力遠比想像中大。
除了求助的困難,其傷害也不容忽視。未成年以前的兒童及青少年,若是遭受性侵害、性騷擾、家暴等負面童年經驗,不僅罹癌機率增高、自殺、憂鬱症風險提升,還可能面臨關係建立困難、疏離等障礙。對於倖存者往後的人生影響無法抹滅。
然而,在向外求助的過程中,往往無法得到完善的協助,反而經常遭受來自各個系統的二度傷害:家庭內視之為丟臉的事、司法警政系統對創傷的不認識、社工流動率高,難以負荷。尤其性觀念在社會中經常被刻意忽視,致使「性」變成不能言說的事情,倖存者在遭遇事件後,還要受各種系統、輿論評價,造成受害者隱而不宣,孤立無援的情況,其社會支持網絡斷裂。
{{(language == 'en' ? 'Business' : '營運模式' )}}
我們透過訪問倖存者,使性暴力故事不再是個秘密,也使大眾更認識性暴力倖存者的故事;並透過建立倖存者的專屬匿名社群,使倖存者不再隔絕,進而建立社群同儕支持。讓倖存者的復原之路上經歷互助、自助的賦能感,發展自身的社會支持網絡,使暖暖Sunshine成為非正式支持系統的一環;在社會倡議上透過互動,讓倖存者經驗到陌生他人的友善,產生更多從內到外的自我肯定與力量。並透過活動,與倖存者的重要他人產生連結,將之一起納入倖存者的支持系統。
{{(language == 'en' ? 'Current status' : '現況與年度成果' )}}
|2024年
.Wabay 募資「8760 個黑夜的孤獨戰鬥──#MeToo 倖存者復元計畫」
|2023年
.8/15成立社團法人暖暖Sunshine協會
.2023年社會創新實驗中心進駐團隊
「媒體露出」
.鄧惠文「心事有人知」
.現代婦女基金會記者會:包含自由時報實體露出
.輔大生命力新聞
.大千電台台中故事館
.NPOst
.盜版終結者Podcast
「性暴力市集」
.全台灣第一個以性暴力為主題的特色市集
.9/15~17 社會創新實驗中心
.自由時報、中時電子報、工商時報、願景工程基金會、哇新聞等報導
「講座」
.同慶扶青社「從#METOO到#WEWON'T」
.台中好民文化協會「讓性暴力倖存者的過去被世界擁抱」
「參展」
.學生永續創新年會,觸及人數約200人
.看見社會設計展,觸及人數約500人
「倖存者匿名社群」
.實體課程1場:協助社群內倖存者從0到有舉辦1場活動,藉此使其充能。
.線上讀書會:每2周一次,累計16場
|2022年
.3月成立
.【第四屆CSR 永續提案實作行動和泰公益夢想家】獎助團隊,獲得公益實作津貼20萬,成果發表獲計畫主題獎,再提供公益基金3萬給暖暖Sunshine繼續投入行動。
「認識性暴力推廣活動」
.2場【倖存者故事講座】,講者為公開發表性暴力經驗之KOL,共吸引183人報名參加。
.12篇倖存者人物專訪,25篇性暴力知識貼文於社群平台,觸及22830人次。
「匿名社群倖存者關係促進行動計畫」
.3場【倖存者關係主題課程】,講者為有相關合作經驗的諮商心理師,共吸引暖暖Sunshine匿名社群內46人次報名參加。
.30次倖存者一對一互助練習。
.促進10位倖存者及其親友參加實體關係工作坊。
「開啟倖存者與大眾對話的窗口:華山成果展覽」
.召集9位社群倖存者進行圖畫創作
.10/22、23於華山文創園區西二館參與第四屆和泰公益夢想家實作成果展覽成果展,14小時內,吸引146人參與互動式解說,並留下給社群倖存者的留言,聽眾年齡從8歲到65歲,並吸引90人加入官方Line帳號。
|成員
創辦人──湯淨 #倖存者 #採訪者
現為台大科教中心之採訪編輯,在團隊負責採訪、企劃撰寫、社群維持、對外資源連結
共同創辦人──林睦芸
臨床心理所畢業,負責方案規劃、時程安排
{{(language == 'en' ? 'Social influence' : '社會影響力呈現' )}}
「認識性暴力推廣活動」:使倖存者認知到自己不孤單,不是自己的錯。
透過訪談性暴力倖存者,我們發現倖存者經常認為自己發生性暴力是個秘密,因為自己某種性格、行為才導致負面經驗發生,陷入責怪自己、不敢跟任何人提起的輪迴。透過推廣講座、倖存者人物故事、性暴力知識貼文、宣導影片,希望讓倖存者知道自己不是一個人,降低孤獨感,吸引潛在倖存者知道有暖暖這樣的管道,進而填寫表單,加入暖暖的匿名社群;再者,也讓大眾了解性暴力的影響、倖存者的不同面向,使他們在對待倖存者時多一份理解,降低二度傷害發生的可能性,並願意陪伴、支持倖存者。
「匿名社群倖存者關係促進行動計畫」:建立倖存者同儕的互助支持系統
暖暖建立倖存者專屬匿名社群後,我們發現:受到二次傷害的倖存者,往往難以與他人建立信任感,尤其難以維持長久而穩定的關係,社會支持較弱。因此,我們藉由在社群舉辦3次線上關係主題課程,邀請諮商心理師帶領,探索自己面對關係時的樣態。課程結束後,搭配2次一對一練習,讓倖存者能在匿名的環境下與其他倖存者交流,複習課程所學、練習人際互動的技巧。
課程結束後,藉由1次實體關係工作坊,讓倖存者彼此交流,也將線上的支持深化到日常生活中。除此之外,更邀請倖存者,鼓起勇氣邀約自己的親友參加暖暖Sunshine的活動。不僅透過活動本身促進溝通,也讓親友更了解倖存者自身的經歷,成為支持倖存者的第一道網。
「開啟倖存者與大眾對話的窗口:華山成果展覽」
為了讓倖存者接收到不同面向的回應,促進倖存者與大眾之連結,我們在社群發起徵圖活動,將之印刷成圖卡,背面搭配訪問之人物故事,將之做為展場中沉浸式導覽的主軸。觀眾將選擇一張貼滿紙膠帶的圖卡,隨著導覽一條條撕開。紙膠帶隱喻倖存者復原將遭受的困難,每撕下一條,就象徵解開一道枷鎖。將紙膠帶撕除後,我們提供多元媒材,邀請觀眾給予倖存者回饋。所有回饋將回到作畫者手中,藉此產生對話的可能性,並在倖存者低落時,感受來自大眾的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