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創業常常與弱勢就業相互契合

2020-03-23
{{ (language == 'en' ? 'Social Innovation Organization' : '社會創新組織')}}
Taiwan Social Enterpris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Society
社團法人台灣社會企業創新創業學會
2984
{{ (language == 'en' ? 'Quality Education' : '優質教育')}} {{ (language == 'en' ? 'Industry, Innovation and Infrastructure' : '工業創新')}} {{ (language == 'en' ? 'Sustainable Cities and Communities' : '永續城鄉')}}
社會創業常常與弱勢就業相互契合

以創業為就業的推力

已經穩定化經營的成熟或大型企業,對於人力運用的心態傾向是精簡化、外包與外移替代,因此除非是他們科技發展正需要的專長,否則新增的聘用額度是有限的。增加就業的希望就要寄託於正在成長的新興行業,與新創的企業體。如果將前者視為企業的內部創業,或新創事業的持續成長,總結之,創業行動及其衍伸發展,才是充分就業的可行之道。

創業行動的組織型態與經營特性,本質上是爭取人材,也會是有積極就業心態者的發展機會:

1. 創業行動初期是自我僱用的微型組織,一方面試探自己的技術/產品的市場接受性,同時也在徵求資金與創業夥伴加入,所以是吸納人力創造市場價值的創新行動。

2. 國內中小企業家數占總企業數約98%,受僱人數占總僱用人數約70%以上(1),單位聘雇人數雖然沒有大企業多,但是仍然承擔相當高的就業人數。

3. 微性創業組織有相當比例是因應在地社區需求而在地化發展的事業,對郊區或鄉間不利就業區域有正面助益。

4. 微型組織比較重視在地資源(產出、人力與房舍)運用,以及開發社區對外交易的管道,對促進偏遠社區整體就業有連動效果。

5. 創業活動本質上不是工業競爭模仿,不是以製造敵對殺傷性的競爭微目標,反而是彌補性、互助性的新事業為重。

新創事業擁有較高的風險性,創業主若非科技性或大量生產的產品,必然會主動降低支出、積極尋求資金資源的支持,從小規模生產銷售開始逐步成長,即使起始階段障礙重重,仍需要給予外部環境的支持,例如:創業構想與團隊形成、創業資源募集、短期房舍支援、工商支援網路人脈、經營輔導等,這方面的支持不僅是保障工商經濟的穩定發展,也是創造一般性就業的源頭。

工商經濟類的創業,對人材需求會以求好、求專業、支援未來經營發展為目標,對前數就業對項的前三種比較有效,但是,對家庭結構性、身心障礙、制式工作不適應等失業者,就不見得有效,需要將注意力稍加轉向,關注「社會創業」的意義與社會影響力。

社會創業的獨特本質與社會影響力

社會創業是「發掘社會中未被服務需求,創新服務構想集合社會與財物資源,創造組織自立能力與社會正面影響」(2),這類創業團體都是以社會問題”—也就是有待服務的社會需求,為提供服務構想的開始,所以;環境保育、垃圾循環使用、社區經濟發展、甚至弱勢者就業,都會成為創立新事業的事業目標或機構任務之一。

工商創業可以增加一般社會人事就業,但是要增加弱勢工作者就業,就必須尋找與扶持持有弱勢就業目標的新創團對了。

社會創業機構大都擁有以下經營特徵:

1. 創業組織具有自己認定的社會宗旨與社會目標。

2. 與服務標的聯結,會逐步建立相關社會團體的網路聯結。

3. 注重組織所為,是否展現對社區、族群、環境、弱勢、文化等社會價值。

4. 提供之商業產品/服務,比較著重人力、傳統技藝或文化的吸引力。

5. 對人力聘僱培育與技術發展,願意提供更多的耐心與人格教育。

6. 該組織生產或服務技術,傾向以工作者為中心的潛能開發。

7. 以工作者為中心的多技能、多職能與彈性能力。

8. 善用社會資源提升組織的資源槓桿效益。

9. 著重社會價值行銷。

10. 強調社會科技、綠色科技、循環經濟、即興科技(bricolage tech)、拼湊科技等應用,著重智慧的設計資源利用方式,與該基數的社會適應性

當這類新創組織重視的是弱勢就業者,它就會善用社會中同樣關懷弱勢的資源,以工作者為中心,設計可以發揮「人與技術」的工作方式,突顯工作者的價值產出,再據以創造組織不同於工業產品的行銷優勢。當然這些組織通常規模較小,倚賴著小眾/利基市場,常位處偏遠社區或荒廢園地,必須與其他組織互助共利而生存,不同於大型企業的醒目與亮麗,必須深入基層也許才能發掘他們的存在,但是,他們自立能力與陪伴弱勢精神,值得公眾給予不同型式的支持協助。

參考文獻

1. 林志名/中華民國青年創業協會總會外聘顧問,(2020,march)「微型企業如何翻轉 共創三贏」,就業安全半年刊,勞動力發展暑。https://www2.wda.gov.tw/safe/docs/safe95/userplane/half_year_display.asp?menu_id=3&submenu_id=599&ap_id=2539

2. 參考

(1) Guclu, A., Dees, G. & Anderson, B.B.,(2002), The Process of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Creating Opportunities Worthy of Serious Pursuit, Article published by the Center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Version: (A) 10/24/02, , pp.1-15, Duke University.

(2) Mair, J. & Marti’, I., (2006)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A Source of Explanation, Prediction, and Delight”, 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 Vol. 41, 36-44.

(3) Peredo, A. M. and McLean, M., (2006),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Concept,” 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 Vol. 41, 56-65.

官方網站:http://www.seietw.org/

{{ language == 'en' ? 'more cases' : '你可能會感興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