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農產面對面 共思下一個十年

2023-01-30
{{ (language == 'en' ? 'Social Innovation Organization' : '社會創新組織')}}
有限責任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
493
{{ (language == 'en' ? 'Zero Hunger' : '終結飢餓')}} {{ (language == 'en' ? 'Decent Work and Economic Growth' : '良好工作')}} {{ (language == 'en' ? 'Responsible Consumption and Production' : '產消責任')}}
2022農產面對面 共思下一個十年

首圖圖說:2022年農友大會。

文/產品部 圖/企畫部提供

主婦聯盟合作社(下稱合作社)每年舉辦的農產/生產者大會,是串起全台合作農友、生產者與社業務的大事。近兩年因疫情緣故,以線上方式齊聚,卻也少了相互見面時的溫度,今年十月,終於迎來大夥兒相聚一堂,共思下一個十年。

2022年生產者大會。
▲2022年生產者大會。

面對農業挑戰 串接各方資源
一直以來,農友專注為社員栽種安心的蔬菜與水果,社員持續透過利用來支持農友的辛勤點滴,在這樣的供需中,也落實了友善環境的永續理念。生產者、消費者與土地的共好關係是合作社的初衷與堅持。然而,近年來因為極端氣候的影響,農友們面對的課題更加沉重與嚴峻——乾旱、強降雨、產地缺工、農業人口老化等,都是現正面臨的難題。

為此,農友大會上,產品部同仁提出了邀集學界教授與各地農業改良場專家一起組成「專業農業團隊」的規畫,預計定期在北、中、南三區辦理講學課程與田間訪視,產、官、學界共思解方,一步一步面對挑戰!午間餐敘時,有果農分享,因為結果時的大雨打落了果實,也打落了一年的收入,令人心疼,而這正是合作社計劃共組農業團隊、串接各方專業的目的;雖然未來在短期內無法即刻解決這樣的問題,但透過每一區、每一場講學課程與訪視,直接將專業資源帶到產地,除了集思廣益直接交流,或許也能有更多機會,導入解決問題的契機。

產品部與生產者是關係最密切的工作夥伴。
▲產品部與生產者是關係最密切的工作夥伴。

永續生產 生產永續
2015年,聯合國即宣布「2030永續發展目標」(SDGs),諸多目標與合作社理念不謀而合,其中,永續發展的關鍵在於生態、生活與生產。此次生產者大會,合作社特別邀請馥聚、中央畜牧場、漢典與御皇米,藉由四位生產者的分享,鼓勵更多生產者在企業成長過程中,持續實踐環境永續與社會公益。

漢典總經理鍾紀銘跟大家分享到,近年漢典協助成立台南喜憨兒庇護工場與1919漢典日來支持弱勢團體的歷程。馥聚經理阮勻表示,為生產者打造公平、永續、友善的交易模式,一直是公平貿易的首要目標,公平貿易不只談生意,談更多的是真誠的夥伴情誼,希望消費者了解,當你花錢買產品時,也可能在不知不覺間改變了另一群人的生命,這是公平貿易存在的價值。

漢典致力安心即食品,並協助弱勢團體回饋社會。
▲漢典致力安心即食品,並協助弱勢團體回饋社會。

推動公平貿易是馥聚主要任務。
▲推動公平貿易是馥聚主要任務。

利用現代化畜舍來生產健康、無藥物殘留毛豬的中央畜牧場,為穩定豬隻健康與營養來源,也投資現代化的飼料廠,調配營養均衡的飼料;而為有效解決廢棄物的利用問題,廠內興建沼氣發電設施,不僅改善污染,同時創造了綠色新能源,正是責任生產的永續作為,負責人蘇鵬說,「從事養豬業,不污染環境是我們的責任,也是我們的義務。」

中央畜牧場持續進化,讓生產過程零廢棄。
▲中央畜牧場持續進化,讓生產過程零廢棄。

最後是生產者御皇米負責人宋鴻琳,他和一百多戶農民合作,在花東縱谷上耕作著無毒稻米,儘管今年九月在台東震災中損害嚴重,但並未因此停下腳步,而將挫折轉化為養分,持續滋養賴以為生的農友與員工們,一起團結共渡難關。

宋鴻琳和在地農民合作生產無毒米,友善環境。
▲宋鴻琳和在地農民合作生產無毒米,友善環境。

成為更好的支持者
合作社架上的每一項產品,是農友與生產者辛勤耕耘的成果。然而,有時因為季節或是天災因素,而發生無法收成、品質不佳等情況,缺菜或生產過剩時,承載的都是勞動者的血汗。深盼社員能多多了解蔬果的生長過程,理解生產過程中各種非人為因素所帶來的品質影響,秉持共同購買改變世界的初衷,成為農友與生產者堅強的臂膀,以實際的利用行動,支持採行友善耕作與環境永續照顧這片土地的每一位合作夥伴。

別來無恙,是對彼此安然存在的確認,也是發自內心深切的祝福。但願我們能夠持續前人的堅持與努力,攜手前行,透過生產、透過消費,透過彼此的理解與鼓勵,擴大人與土地永續共好的良善循環。

文章出處:綠主張

關於有限責任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

我們集結有健康概念和環境意識的消費者,尋找或開發有共同理念的生產者,提供安全、健康、友善環境的生活必需品。

從生產、加工、包裝、運輸、使用到廢棄,選擇對環境的衝擊程度低,相對友善環境的產品。並透過對生產環境的親近與了解,重溫人與土地之間的情感,以計畫性消費與合理價格給予在地生產者支持。

{{ language == 'en' ? 'more cases' : '你可能會感興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