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自媒體帶動社區共好 社區力點線面平台

2022-10-12
{{ (language == 'en' ? 'Social Innovation Organization' : '社會創新組織')}}
有限責任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
1211
{{ (language == 'en' ? 'Decent Work and Economic Growth' : '良好工作')}} {{ (language == 'en' ? 'Partnerships to achieve the Goal' : '夥伴關係')}}
以自媒體帶動社區共好 社區力點線面平台

首圖圖說:社區力開設課程,把學員帶入社區實作演練。

文/蘇怡和‧北南分社社員 照片提供/社區力點線面

社區力點線面媒體平台(以下簡稱「社區力」) 是基督教芥菜種會成立的自媒體,對於高齡議題、社區發展,和環境面向的關注與主婦聯盟合作社理念不謀而合。走入社區瞭解社區需要,以社區傳播的方式深入在地,培力居民參與公眾事務,用媒體力量落實自助互助、共享共好的理念,並建立在地支持網絡。

靠理念開路,困境來一個砍一個
作為台灣第一個社福機構的自媒體平台,人稱「蘇菲」的主編吳素華,其藍圖是將社區力發展成對社區具影響力的專業顧問。她認為,報導要能提出更具建設性的批判,才有力道影響政策,因此積極網羅各領域專家籌組「顧問群」,迅速提升專業度,加強專題報導的可讀性。

此外,組織精簡也是挑戰,僅有三名人力的團隊,蘇菲的解套很高明,辦理「社區記者培力課程」,聘請業師在社區開設採訪寫作課程,把學生帶進社區實地採訪,不但落實社區力共好的理念,更藉此培育了外部採訪團隊。近年,當疫情導致實體課程受阻時,蘇菲第一個跳出來,「為何我們要遷就疫情,既然不能進入社區,就把社區的人找來,大家搞線上!」記者培力線上課因應而生,不變的是挖掘社區需求的初衷。

團隊與松山社區大學合作記者培力課程。
▲團隊與松山社區大學合作記者培力課程。

有心就能啟動,媒體影響力重於效益
有了理念前導開路,便有動力尋找資源。團隊開始與有申請政府補助或具備資源的單位合作,如基督教女青年會的中正婦女中心、社區大學等等,一方出經費、一方出企劃,共同開設課程。另外,也把社區發展協會或里辦公室拉進社區力,讓學員走入社區實作,共享精神發揮得恰到好處。

培力課程的學員練習採訪社區志工。
▲培力課程的學員練習採訪社區志工。

蘇菲分享道,社區力曾與新永昌社區發展協會、中正婦女中心合作開設培養社區記者的課程,過程中有學員主動表示想聚集社區媽媽參與,讓媽媽們從過去家庭照顧者的角色,轉換成有社區意識的報導者,把原本閒暇時間的追劇、團購變成公共參與。

課程中,不少銀髮長者學員正練習手寫報導稿。
▲課程中,不少銀髮長者學員正練習手寫報導稿。

這讓蘇菲感觸極深,「我們的決策不是效益至上,而是以人的意願為前提,即便人少,但只要有心就可啟動。」她也坦言,小眾媒體常面臨不知道影響力何時才會發酵的狀況,但很多工作是無法用效益來定義,經營媒體雖有困境,但迴響與共鳴是驅動團隊持續前進的重要力量。
 
多管齊下挖掘報導,跑出新聞與故事
社區力的新聞都是跑出來的,而這個「跑」的概念對蘇菲來說十分多元,涵蓋網路搜尋、參加活動、串接資源、關注時事、即時與顧問團切磋,也少不了在里長身邊走動挖掘社區故事……只要嗅到有價值的議題就使勁挖掘,許多發生在街頭巷弄的在地故事,便是這樣跑出來的。「社區裡的故事很多,我不怕沒議題, 只怕缺乏有觀點的切入點。」像是關於CSA 社區支持型農業的媒體論述很多,但社區力要做出不同視角,會透過團隊討論、顧問指導等方式,呈現有別於既有資訊的報導面向。

另一方面,幾年累積下來的培力效益,也讓多位學員陸續成為社區力的在地駐點特派員,如居住在台中的特派員,長期關注海廢、環境、食農等議題,便會自主尋找當地社區故事報導,這些都是社區力內容產製的延伸力量。好奇如何讓資歷不深、也非專業領域的素人成為寫手?蘇菲說:「即時信任!如果只是懷疑,無疑是原地等死,或許是我勇於信任,所以總能吸引素質好的人,達到共創精神。」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六月社區力榮獲弘道基金會銀響力新聞獎之網路媒體專題報導優選,這讓團隊受到鼓舞,「獎項不是必要的鍍金,但能讓我們確定公民媒體正在成為產生社會影響力的一股力量。」蘇菲說。

芥助網社區力點線面Logo
社區力點線面平台小檔案
成立時間:2017年9月15日
人員編制:三名,包括社區力主編、報導企劃、採編、活動企劃
主要活動:報導社區故事與舉辦培力課程。社區報導包含專題企劃、在地故事人物、翻譯國外文章等;培力課程則有活動企劃與串連內外部資源等。

文章出處:綠主張

關於有限責任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

我們集結有健康概念和環境意識的消費者,尋找或開發有共同理念的生產者,提供安全、健康、友善環境的生活必需品。

從生產、加工、包裝、運輸、使用到廢棄,選擇對環境的衝擊程度低,相對友善環境的產品。並透過對生產環境的親近與了解,重溫人與土地之間的情感,以計畫性消費與合理價格給予在地生產者支持。

{{ language == 'en' ? 'more cases' : '你可能會感興趣' }}